預測無效性可以從投資大師中見到。1987年10月股市崩潰的前一個月,喬治?索羅斯出現在《財富》雜誌的封麵上。雜誌刊登了他這樣一段話:“美國股票飆升到了遠超過基本價值的程度,並不意味它們一定會暴跌。不能僅僅因為市場被高估就斷定它不可維持。” 1987年10月14日,索羅斯在《金融時報》上重申了他先前的看法。可一星期後,索羅斯的量子基金隨著美國股市的崩盤而損失了3.5億多美元,他全年的盈利在短短幾天內被席卷一空。索羅斯承認:“我在金融上的成功與我預測事件的能力完全不相稱。”
伊萊恩?葛莎莉本是華爾街一個不知名的數字分析家,她於1987年10月12日預測說“股市崩潰就在眼前”。一個禮拜後,“黑色星期一”降臨,她立刻成了媒體寵兒。幾年後她把她的名聲轉化成了一筆商業財富,她成立的基金公司讓她發了財,但她的追隨者們就沒有那麼幸運了。1994年,她的互助基金持股者投票決定終止該基金運營,原因是她在1987-1996年的整體預測記錄糟糕至極,14次預測隻有5次是正確的,也就是說,她的預測成功率為36%。就是用拋硬幣的方法,你也會預測得更準,並賺更多的錢!
我們隻需放眼世界,就可以發現許多所謂“專家”的預測成績有多麼的差勁:90%的經濟學家沒能預測到21世紀初美國經濟的那場不景氣。20世紀90年代初,國際大型投資機構曾預測墨西哥股市的多頭市場即將到來,但沒多久該國政府就放任本國貨幣比索大幅貶值,並引發了墨西哥有史以來最大一次股價狂瀉。試問:有誰能預測到這一節外生枝的政府行為?
同樣,沒人預測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在一個大繁榮時期突襲而來,並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將東南亞和東亞新興國家一個個擊倒。相反,就在21世紀剛來臨時,又有誰預見到了世界大宗商品的大多頭市道正悄沒聲息地撲麵而來。到了2005年,黃金瘋狂漲到了每盎司700美元,石油每桶70美元。直到今天,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仍處在大多頭市道裏,價格還在狂奔突進。由於預測錯誤,令不少國際炒家因坐失了享受這次千載難遇的大多頭投資市道而扼腕不已。
在中國,2001年上證綜指在躍上曆史高點2245的點位後,便出現了拐頭向下的綿綿陰跌大趨勢。當年這一拐就是漫長的5年,將征戰股市多年的中外基金、券商、私募基金以及所有市場投資人全線套住。而2001年正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年,中國經濟在嗣後5年裏也一直以10%以上的年增長率持續高速發展。而就在股市極度低迷,市場人士都不看好中國股市的時候,中國曆史上最大一波牛市突然啟動,上證綜指一路高歌猛進。早在2005年初,當上證綜指從九百多點到達1300點位時,膽怯的資金已開始退場,認為大盤已漲到頭了。到2006年年底當上證綜指已在1900點的高位上,市場出現了更多的兌現資金。大盤被瘋狂推升到2700點位時,時間已是2007年的1月初。到1月底,大盤已在3000點附近兵臨城下了,4月已破4000點,6月破5000點,8月6000點大關也被攻克。
如果說市場是可以預測的話,那麼,請告訴我們,有誰精準地預測到中國股市會分別於2007年1月31日、2月27日、4月19日、5月30日、10月25日,以及11月8日出現的大跌現象?又有誰能預測到中國股市在2月27日的大跌還引發了全球性股災?承接2月27日“黑色星期二”中國股市的大跌,美國道瓊斯指數隨後大跌400點,跌3.29%、新興市場股市開盤後多有3%-7%的跌幅,歐洲、日本等主要股市也紛紛大跌。習慣預測市場的那些分析師怎麼也沒有料到中國股市的全球影響力已非吳下阿蒙,難怪有人驚呼:“中國股市打個噴嚏,世界股市傷風感冒了!”,將原來的那句“美國經濟打個噴嚏,世界經濟傷風感冒”作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顛覆。
我們舉例來看一看許多預測的結果與現實相差十萬八千裏。表2-1中,我們列入從1982年到1995年共16年的預測調查數據,該調查每半年預測一次美國30年公債增殖利率走勢結果。在所有31次預測中,從未有一次能夠準確地預測準市場利率。更驚人的是,竟有高達22次的預測發生方向性的錯誤。
表2-1 無效的利率預測
預測日期 預測增殖率(%) 實際利率(%) 預測方向(%)
1982/06 13.05 `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