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12 13.27 10.41 對
1983/06 10.07 10.98 錯
1983/12 10.54 11.87 錯
1984/06 11.39 13.64 錯
1984/12 13.78 11.53 錯
1985/06 11.56 10.44 錯
1985/12 10.50 9.27 錯
1986/06 9.42 7.28 錯
1986/12 7.41 7.49 對
1987/06 7.05 8.50 錯
1987/12 8.45 8.98 錯
1988/06 8.65 8.85 對
1989/06 9.25 8.04 錯
1989/12 8.12 7.97 錯
1990/06 7.62 8.40 錯
1990/12 8.16 8.24 對
1991/06 7.65 8.41 錯
1991/12 8.22 7.39 對
1992/06 7.30 7.78 錯
1992/12 7.61 7.39 對
1993/06 7.44 6.67 錯
1993/12 6.84 6.34 錯
1994/06 6.26 7.61 錯
1994/12 7.30 7.87 錯
1995/06 7.94 6.62 錯
1995/12 6.60 5.94 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1998年6月30日修訂。暫缺1988年12月數據。
用巴非特的一句話加以總結,那就是“不要試圖去預測市場。”巴菲特的許多忠實追隨者堅持預測市場的未來走勢不具有任何意義,他們能夠不受股票市場中“算命先生”的幹擾,自行規劃自己的投資組合。然而,大部分投資人卻常常不由自主地被那些號稱預測股票市場準確無比的分析師所吸引。嘉伯禮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從曆史軌跡看,人們總是容易被一些號稱能預測未來的先知、概念或係統所深深吸引。隻要一些算命先生、巫師、市場先知、經濟學家等隨便說一句“我現在可以告訴你明天將會發生什麼事”,就能夠吸引千百萬人的目光。雖然曆史上已經充滿了一大堆預測失敗的例證,但算命先生仍然會層出不窮,因為他們知道總是能在市場中找到那些心靈饑渴的聽眾。
盡管未來不可預測,但有一點還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優秀的標的公司終究會在股價上反映出其投資價值來,從這一層意義上說、且也隻有從這一意義上說,未來才是可預知的。但是,我們卻無法知道這個投資價值要等到何時才會反映出來。我們隻知道所有的股票價格都會上下波動,卻無法預知到底這些股票在未來的一年是波動向上還是波動向下。從巴菲特的投資策略中我們可以領悟到,投資人其實無需沉溺在對股票短期走勢將如何的無謂的預測中,重要的是投資人是否已投資在好的標的公司上,選擇長期獲利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績優股,將資金重押在幾支這樣的股票上,不論短期股市如何震蕩,都對自己所持的股票長抱不放,直到價格真正體現出這些股票價值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