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拿出N個理論說長線價值投資在中國行不通的人,其實根本就不了解中國證券市場股票的運行規律。我甚至懷疑他們從來就沒有買過股票,卻在那裏對股票及做股票評頭論足,任意推斷。
當投資者持有的股票在調整市裏也加入大跌的行列,投資者能做什麼?不是埋怨,也不是抱怨國家政策。震蕩和調整本身就是投資市場的一種必然反映:漲多了會跌,跌多了會漲。重要的是,如果投資人能早一天或早一年接受價值投資這一理念,假如投資者從50元堅定持有茅台/山東黃金,在6元堅定持有萬科,在5元堅定持有鞍鋼股份,在4元堅定持有民生銀行,那麼當我們通過自己的耐心遠離股票成本區後,再大的市場調整與我們又有何幹係呢?就是股市崩盤了,你所持有的股票價格還高高地在成本以上。
在當今中國股市裏,不是價值投資人多了,而是太少了。有很多投資者,他們是我稱之為的“偶然性戴著價值投資麵具的投機者。”因為一個偶爾機會,他們碰上了一個好股票,賺了錢,甚至股價翻番,他們便說自己是一個價值投資者,將會將價值投資革命進行到底,持有股票N年直到大獲全勝。但一旦遭逢股市大跌,跌5%時,他們還那樣神情氣定,談笑風生,誓言堅定持股不變心;跌8%,他們仍然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 跌15%,他們開始色厲內荏,變臉了,坐立不安了,夜不能寐了;等真的有一天,他們手中持有的股票價跌到了成本臨界,甚至跌進肉裏價,由賺錢變成賠錢,由小賠變成大賠,他們終於臉色鐵青,脾氣焦躁,甚至變得暴躁起來,跟著就要罵娘,罵價值投資,於是,他們將自己虧損原因像扣屎盆子一樣扣在了價值投資法則上。其實,價值投資不是指一天,一個月,也不是指一年,而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用巴菲特先生的話說:任何一個股票,如果你沒有把握能夠持有10年的話,那就連10分鍾都不必考慮持有!失敗者總會找理由,找借口為自己開脫,而成功者卻隻會埋頭苦幹!
世上沒有隻漲不跌也沒有隻跌不漲的股票,彩虹總在風雨之後。但這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很多投資者,特別是新生代投資者並不明白。隻有明白了這個道理的投資者,才會即便遇到暴跌照樣酣然入睡,照樣遊玩放輕鬆。這是投資的一種心態,一種境界!但市場上很多很多投資者缺少這種心態和境界,他們上漲時窮追不舍,敢從10元追漲到30元,遇調整時又敢在每股虧損10元時割肉出局,然後在股價漲回30元時又開始新一輪追漲殺跌。他們在整個投資股票過程中學會了高超的追漲技巧,也煉就了一身殺跌本能:總是買在相對高點,賣在相對低點。從證監會提供的開戶數統計我們不難發現整個散戶群體的買賣技巧,他們在5.30前期開戶數達到曆史最高峰,在4300點跌入穀底時卻沒有人敢開戶了。同樣,6000點上方是開戶數猛增的點位,當大盤跌了800點時卻鮮有人進貨買股票了。
投資,就是考驗人性,修煉心態的過程。人性中最重要不是能戰勝對手,而是如何戰勝自己。如果連自己都無法戰勝,要戰勝對手,要打敗大盤,談何容易!當我們遇到逆境,例如持有股票遭遇大幅度調整,就碰到了一個是否能夠戰勝自己的問題。清醒與冷靜,正是價值投資過程中必備的心境。保持平和心態,勿驕勿躁是多麼重要。當你有一種欲望要躁動時,其實可以找出很多事情來化解。萬科董事長王石在回答登山與企業管理的關係時說:“將登山的體會和你事業上的體會結合起來,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做事情都有個過程,遭遇困難就是必經的階段,隻要堅持走下去,就會最終獲得巨大的成功。在公司經營當中遭遇困難時我告訴你,必須堅持下去,不要有浮躁的心理,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一定要有耐心!”企業管理是這樣,持有股票就像投資一個企業,在遭逢困難和低穀時仍然需要的是一種淡定,一種處變不驚的心態。
走過了躁,自然就換得心靜自然涼的狀態,而隻有心淡如水,才能做到寧靜致遠,才能抓住時機,化難為易,變問題為機遇。惟有達到靜的境界,才能升華自己的靈魂,當90%以上的投資者都在忙著短進短出的時候,你選擇了長線的價值投資。 你心境如超凡脫俗,不為任何內幕消息和一匹匹黑馬所蠱惑,不為每一次短線漲跌所動,因為你認準的就是投資那些眾所周知中國最偉大的企業,即所謂的白馬股.而黑馬未來並不明朗,最偉大的企業的前景才是最看得清摸得著的,長線價值投資才是獲利的最好方式。
長線價值投資說起來簡單,就六個字,而真正做起來卻又有幾個人可以堅持到最後?平心而論,在順境中很容易堅持價值投資,但遭逢大的自然災難或者大動蕩時候,價值投資還能堅持下去嗎?我們慶幸能在中國股市才起步時就能認識格雷厄姆、費雪爾、巴菲特、芒格、彼得林奇等投資大師,並站在這些偉人的肩膀上參與今天正在中國發生的價值投資的重要旅程。選擇價值投資,實際上就是選擇了一條人跡罕至的道路,在這條路上你隻能一如既往,深入靈魂地堅守,可謂是險關道道,障礙重重。當投資碰到暴跌時,很多人想到的最簡單的解脫辦法就是賣出,但從事價值投資的人,卻要象一隻烏龜那樣,速度極慢地往前爬呀爬,留下一個個步步為營的足跡。歲月讓價值投資理念曆練得更加堅定,從投機到投資再到財富管理,甚至讓財富管理穿越自己的人生。
價值投資過程中的波段操作很誘人,很多人都在這輪長牛市中通過波段操作賺了錢。但是作為一個堅定的價值投資者,我還是選擇了毅然放棄波段操作的策略,今後也不準備償試波段操作的方式。這是因為:一,波段操作是否就真能創造出神奇財富來,值得懷疑。理論上,要提高潛在投資報酬率,最大膽的方法就是靠波段。波段操作者在市場上進進出出,希望在市場上漲時把全部資金投資下去;價格下跌時,又把資金全部撤出。還有一種波段操作方式,是把股票投資組合,從預期表現不如大盤的股類中退出,投入表現可能優於大盤的股類。在美國股票市場,如果在1940年到1973年間用上述兩種可以說是完美的投資成效為例,波段操作潛力讓人感到十分誘人。第一種投資是在行情上漲時百分之百地投資股票,在市場下跌時保持百分之百的現金。在這34年裏,一共交易22次,買進和賣出各11次,以道瓊斯30種工業股指數作為代表,1000美元的投資最後可以增加到85937美元。在同樣的34年裏,這個假設的投資組合總是百分之百投資,而且總是投資在表現最好的各類股票中,同樣的投資1000美元,買進和賣出各28次,最後暴增到43.57億美元!在這段期間的最後兩年,投資人必須膽大過人,必須在1971年元月把6.87億美元投資到餐廳類股,這樣到年底就會變成17億美元,然後再投資黃金類股,到隔年聖誕節會暴增到4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