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尋覓中國偉大的企業 對牛市延續線路圖的猜想(1 / 3)

第三章 尋覓中國偉大的企業 對牛市延續線路圖的猜想

從長線看,我始終堅持我在《大財五年:抓住你一生中最好的投資機會》中闡述的觀點,即中國資本市場更大的繁榮在後麵。2008年到2010年三年是中國五年超級長牛市的當紅年份,中國超級長牛市的腳步也走到了它的流金歲月。說2008年到2010年是中國這輪超級長牛的流金歲月,是因為:

首先,2008-2010年將是和諧社會,和諧牛市的集中體現年,一方麵是因為政府換屆年效應,另一方麵是因為奧運會和世界博覽會舉辦年效應。2007年的黨代會效應將在2008年開始產生“十七大效應”。會上將做出相應的高層人事安排,將為中國未來“十二五(20111-2015年)五年計劃指明社會、經濟指明方向。從近10多年的統計數據來看,中國經濟、投資的增速具有較強的“新官上任”效應。和諧社會的構建,比如,中西部發展、綜合配套的新特區建設、新農村建設等,以及新的經濟增長方式,比如,推動自主創新、節能環保等,將成為“十七大”的重要議題。市場對於2008年和2010年兩個重要年份經濟增長特別寄與樂觀的期待。

第二,奧運年景氣效應將漸入佳境。2008 年8 月北京將舉辦奧運會,統計數據顯示,奧運會當年國內生產總值 增速平均提高0.85個百分點,消費景氣會形成一個階段高潮。奧運會後可能產生的後續效應也將不斷顯現出來,特別是由國際遊人引起的北京以及周邊的旅遊業高潮而引發起的效應更加明顯。

第三,國家將在未來3年加大對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等公共財政項目的投入力度,從而可以穩定居民的支出預期,提高居民的消費信心,釋放儲蓄,提高居民的消費傾向,提升消費需求。

第四.城市化進入加速階段,為消費注入無窮活力。從現在起到2010年,中國城市化率將從現在的48%提高到55%左右,這意味著每年平均增加約2%以上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約有2000萬人口從鄉村轉移到城市),城市化率對消費服務業升級。

第五,中國“轉型”的動力,及其對經濟長期的推動效應。中國經濟社會正處於整體轉型期的起點,經濟增長機製由“投資-出口”驅動向“消費-投資”驅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式向節能環保的集約式轉變。人口紅利、和諧社會、城市化所引發的消費升級和消費貢獻度的提升,以及國際產業轉移、自主創新、科學發展所引發的產業升級,這些都將促進中國經濟轉型的內生因素,支撐中國未來3年的快速健康增長。

最後,資本市場轉型。股權分置改革引發的中國資本市場轉型依然在繼續,包括,促進產業升級、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推動上市公司從隱藏利潤、轉移利潤向釋放利潤的轉變,資產注入等。此外,中國民眾理財需求進入釋放期,但是,證券資產占家庭總資產的權重依然偏小。而流動性過多的問題將長期存在,同時,民眾缺乏投資渠道。因此,財富效應將繼續推動A 股市場的空間。

當然未來三年,一些不同的內外生性的因素也可能對中國股市產生此消彼長的影響,我們預測:

——升值、加息將成常態,資源價格提升,稅製改革將啟動。我們預計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將在未來三年累計增幅20%以上,到2010年年底會達到1:5.5水平;2008年預計央行非對稱加息4-6次,存款利率提高幅度大於貸款利率。從2009年起加息頻次將減少。成品油、水、電等資源品價格提高,資源稅由從量征收改為從價征收,物業稅試點也將啟動。

——受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大幅下滑以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中國出口增速將大幅回落,投資重新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全年通貨膨脹率將保持5%左右並有可能在2010年突破7%;GDP增速將由2007年的11.5%下滑至2008年的10.3%,2009年後的兩年將維持在10%左右的增長率。

——2008-2010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長30%。周期性行業盈利增速明顯放緩,內需行業盈利增速保持穩定,但受美國經濟影響外貿出口這一塊將拖累全市場盈利增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