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尋覓中國偉大的企業 對牛市延續線路圖的猜想(2 / 3)

——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分化。原油價格維持高位,黃金、農產品、鐵礦石、鋼鐵、稀土價格上漲,基礎金屬價格下跌。

——隨著股指期貨於2007年年末和2008年年初之交登場,多空博弈激烈。具備良好流動性的股指期貨將逐步滿足機構多樣化的投資需求,為非流通股持有者提供有效的套保工具,同時成為對衝基金孕育和發展的契機。上證指數可能淪為操縱股指期貨的間接工具。

——藍籌擴容速度降低,但非流通股減持加速,市場壓力增大。隨著央企整體上市、紅籌回歸啟動,藍籌隊伍繼續擴容,但IPO融資規模將比2007年降低。與此同時,非流通股減持的速度將大大加快,市場總體壓力明顯增加。從2008年起包括基金、居民儲蓄、保險、券商自營及集合理財、企業年金、社保基金、QFII等7類主體提供的資金供給每年將不超過2100億元,然而包括紅籌回歸、限售股、QDII和境外直投、印花稅、定向增發、配股等六類的資金需求將達8000億元,整體呈現供求關係偏緊的情況。

總之,2008-2010年,中國股市恰逢盛況空前的世界性盛會——奧運會和世博會——在中國召開,從這個意義上說,2008年到2010年是中國這輪超級長牛的流金歲月。由所有一係列重大經濟事件,都將引發中國境內最大一次投資狂潮,從而直接、間接影響到和基建相關的鋼鐵、水泥、能源、高速公路、航空,以及家電、消費、商業、旅遊等產業的蓬勃發展。由於供不應求,上遊產品價格將不斷被推高,而世界能源緊缺,特別是國際石油價格已撐破100美元大關的事實,引發了新一輪的價格大幅上漲。水漲船高。受價格上漲的鼓舞,中國股價也一路瘋狂上漲。2008年底到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閉幕前,中國經濟大繁榮和大泡沫將相伴相生,一些和這次經濟繁榮大周期相關的股票都將發力上攻,盡管那時的通貨膨脹率也將不斷上升,從而使央行加大收緊銀根的力度一次比一次更大。每一次調控都帶來了市場力度更大的震蕩,震蕩在2008年到2010年間似乎已成了一種常態。就在不斷大震蕩中,我們正在迎來五年長牛市中最大一次的主升浪。

就在2008年奧運會到來前2007年年末的一次基金經理問卷調查中,被訪的72位中國基金經理中83%基金經理明確表示,牛市根基不改,2008年年仍處於牛市的中期,近四成認為2008年上證指數將超過8000點。52位基金經理將人民幣升值”、“奧運題材”、“通貨膨脹”、“資產注入”作為2008年的投資主題,而“人民幣升值”將成為最熱門主題,而在人民幣升值概念中,27%的基金經理看好金融業。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金融業將成為貫穿本次牛市的主線”。一位上海的基金經理表示,金融業是高稅負行業,將極大受益於明年的稅製改革,另外人民幣升值、GDP的穩步上升也將驅動金融業的發展。不少選擇“奧運概念”的基金經理表示,這一主題涉及到地產、零售消費、旅遊等眾多板塊,關鍵是精選個股。消費、零售業是基金經理們從2006年年底就開始看好的行業,但2007年的相對漲幅不大。一位選擇“其他”項的基金經理表示醫療改革也是投資主題之一,所以該基金經理看好醫藥行業。房地產、能源行業的多空分歧比較大,特別是房地產行業,不少基金經理認為這一行業受政府調控政策影響太深,雖然受益於人民幣升值等基本向好因素但還是不太好看。也有基金經理認為利潤高增長將出在整個經濟的上遊行業,看好資源類行業,如能源、礦產、煤炭、鋼鐵等。作為牛市基礎的大盤藍籌股多數基金經理仍然看好,29%表示將繼續持有,特別是對於均衡配置型基金而言。然而,也有47%的基金經理表示會調整持有結構、對個別行業的藍籌股不看好。最後,半數基金經理預計,2008年的基金淨值增長率將為20%-40%。當然也有44位基金經理認為,2008年中國股市不確定因素主要來自於宏觀調控活動。這次問卷調查活動收集了來自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的幾十家基金公司的72位基金經理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