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通常應采取巴菲特投資企業的策略,在投資前也像巴菲特一樣對所要投資的企業進行小心求證,事先做足功課,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報表。例如,在投資萬科A時,去遍布全國的它的樓盤。總之,在每一次重要投資決策形成前,投資者一定要問自己,今天如果將頭寸入單在某個股票標的上,我們是否可以高枕無憂。由於每一次投資行為需要耗費大量精力,所以我們投資的股票一般會一旦買入,就持有幾年都不換手。鑽石級的投資機遇永遠是稀缺的,一旦擁有,絕不輕言放棄。
拋棄技術分析專注公司質地進行投資的策略在中國看來已成氣候了。證券市場每日價格的波動,甚至大震蕩對投資者來說已成為一種常態,市場隻不過是大眾各種心理的隨機反映。市場的“二八“現象表明,永遠有80%投資者虧損,成功的投資者永遠都不是大眾的一分子。如上所述,投資人不是先知,無法預測未來股指會是什麼,指數的底和頂隻有上帝才知道。唯其如此,投資人就才應拋棄指數分析和量價分析,也不用個股圖形作為判斷投資的依據。所謂圖形隻是一種工具,是大眾心理對公司每日看法的圖表化。從曆史曲線試圖引伸出未來走勢,那是荒唐的!但投資者仍然應該看重基本麵的分析,在分析中尋找在不同行業裏能在未來10年、15年、20年,甚至30年裏都能存活下來,並且有較高成功確定性的企業。
現在世人對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已有了一個比較統一的認識,但對中國宏觀經濟增長認識的高度還遠遠不夠。如果2010年中國GDP能達到30萬億人民幣,在中國領土上還不出現跨國公司巨頭是無法想象的。中國日益改善的法製環境也為這些跨國公司巨頭的橫空出世提供了溫床。同時,本土企業也具備了成為世界巨頭的各種素質,本土企業可以發揮本土文化融合性強和成本低的優勢,從而迅速發展和崛起。對投資者來說,要看到這樣一個大的發展趨勢,從中國經濟增長、生產力比較優勢中挖掘出未來可能成為國際巨頭公司的本土企業,如中興通訊就是這樣一個偉大企業。它有非常清晰的主業,無論是領導層還是管理團隊都很優秀。過去十多年裏它的國內銷售額直線上升,從40億上升到160億人民幣,海外銷售額從3億上升到10多億美元。通常認為,中國高科技企業在做到20億銷售規模後很難再有增長,但中興、華為、UT等一些企業在突破了20億後仍在高速增長,這表明:他們已具備了很強的國際競爭力。因此,現在正是最好投資他們的機會。
在我的眼裏,類似的中國優秀企業還有萬科和招行,都是到了可以長期持有的時候了。這兩個公司已經到了什麼人去做總經理都沒有關係的地步。還有就是招商局、華潤等,不管誰做老總,都不會影響這個公司的發展。這樣就不必太介意人的因素,因為他們已經是一個較好的係統。
一些投資者可能因所投資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出現短期調整而忽略其長期增長趨勢,這是一種目光的短視。未來十年將是中國上市公司發展的黃金時代。這是一個偉大的曆史進程,不要把目光僅僅停留在短期收益率上,要有長期發展觀和對這個巨變時代的前瞻性預見。中國經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企業家這一職業階層正在群起。過去30年來企業家經受的各種考驗和麵臨的各種艱難困苦,已使得這些本土企業迅速成長、成熟起來。也許在未來10年、20年裏,我們可能還將不斷修正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預期,因為我們總是發現自己的預期過於保守。我們認為,2010年中國GDP可以占到全球的15%甚至更高,在股市方麵中國證券市場也將麵臨史無前例的機遇,並將改變以前的盈利模式,這個新的盈利模式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所謂“價值投資“。
我們生活在一個進行著深刻變革的國家,處在一個偉大的投資時代,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尋找中國最優秀的公司,能給我們投資帶來最大利潤的公司。以前我們不敢說這樣的公司有很多,現在可以說已經有很多了,更主要的是挖掘那些正處於萌芽狀態的成長型企業。我們深信,如果你手中擁有這些發展潛質巨大的企業股票,堅持數年,甚至10年到20年,你的財富將隨著這些企業的高速增長達到傲人的地步。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每個投資者與其說是證券投資家,不如說是一個企業投資家,投資者投資的股票就是一個企業,一旦買入一個企業,在短期內當企業還沒有來得及表現其內在深層次價值時就被賣掉了,那隻能說明這個投資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