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這樣喝水可以防治疾病 4.水能增強骨質、防治關節疼痛(1 / 3)

四、這樣喝水可以防治疾病 4.水能增強骨質、防治關節疼痛

飲水補鈣預防骨質疏鬆

眾所周知,鈣對人體骨骼的成長及穩固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的一生中都需要鈣的幫助。在人不同的年齡階段,對鈣的需求量也不同。人進入老年時,人體對鈣的需要尤其大,而老年人一旦缺鈣就容易患上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廣義上指所有的骨組織變薄的情況。骨質疏鬆的骨組織由於失去了大部分礦物元素而失去彈性、強度降低,這就很容易在摔倒時導致骨折,特別是股骨骨折、脊柱斷裂,由此帶來疼痛、身高變矮和身材彎曲。對老年人來說,尤其是對老年婦女而言,預防骨質疏鬆非常重要。

許多醫學研究都證實單獨口服鈣劑補鈣或者結合補充女性激素、維生素D以及其它一些醫學手段可以延緩女性骨質疏鬆的發生。日常生活中,人們對鈣的補充主要依靠食物,特別是奶製品、綠色蔬菜和魚,而忽視了飲用水對鈣的補充。其實,經研究發現,飲水補充鈣對人體而言同樣非常重要。

科學研究表明,婦女骨組織的密度在30~50歲達到最高值,然後隨年齡的增加開始下降,並在絕經期加快下降速度。在頭10年內平均每年下降2%~3%,然後骨組織密度下降速度減慢,每年下降速度約為1%。在60~65歲時大多數婦女骨組織密度隻相當其一生中最高值的70%。

了解婦女骨組織密度的變化情況非常重要,因為婦女骨質疏鬆和骨折發生的可能性不僅與她隨著年齡增長失去的骨組織成分有關,而且也與她的骨組織密度的最高值有關。如果一個婦女在年輕時骨組織密度高,在她年紀變大後就仍能保持一定的密度,因此患骨折的可能性就小。相反,如果一個婦女在年輕時骨組織密度就不高,以後隨著年齡增加患骨折的可能性就較大。

一般來說,普通婦女鈣攝取量都有些偏低。據估計初次月經後的婦女每天鈣攝取量平均為475~575毫克,而且隨著年齡增加人體對鈣的攝取能力減少。最近幾年醫學專家重新評估了維持人體正常需要鈣的最少攝取量,大多數專家認為初次月經後的婦女每天需1000~1500毫克的鈣才能滿足維持骨組織健康的需要。從這點看來,終身從鈣含量高的飲用水中攝取足夠的鈣以維持人體對鈣的需要就十分關鍵。

而且,飲用水中鈣的含量對平衡人體隨年齡增長而對鈣需要的增加也很重要。一些研究發現終身維持對鈣的高攝取可以保持骨組織的高密度、減少骨折的發生。

所以,預防骨質疏鬆,就要養成終身從飲用水中攝取該元素的良好習慣。特別是在那些對鈣的攝取量不太清楚,或者因其他因素導致骨質疏鬆容易發生的地區(如冬季時間較長而陽光不足的地區),從飲用水中攝取足夠的鈣就顯得尤其重要。

關節疼痛的病因是缺水

關節疼痛是一種症狀,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關節型銀屑病都有關節疼痛的症狀。中醫學則稱為痹症。痹症又分為風痹、寒痹、濕痹、熱痹。

風濕性或類風濕性的關節痛是一種很複雜的疾病,病理基礎是關節、肌肉關節內膜等部位的炎症。這些炎症引起疼痛、運動受限,並會引起受累肌肉和關節的組織結構發生退行性變化。

風濕病患者飲用大量的水能夠稀釋血液並且降低血液的尿酸濃度,(尿酸是血液中蛋白質代謝的副產物)並通過尿液排泄。

很多人以為氣候潮濕、經常下水稻田、經常使用電腦是人們得風濕性關節炎或關節疼痛的重要原因。其實導致這些疼痛的真正的原因是關節軟骨表麵缺水引起來的。關節疼痛是身體局部缺水給予病痛者的提示信號。

那麼關節痛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呢?

原來,人體所有骨骼的末端都有一個保護層——軟骨。軟骨同骨骼相比要軟一些,含水量很高。在軟骨中的水提供潤滑作用,可以使相鄰的骨骼末端相互自由滑動。在這種滑動過程中,軟骨的一些細胞死亡並脫落。這些死亡的軟骨細胞被新生軟骨細胞代替。如果軟骨中的含水量減少,潤滑作用也就減少,死亡的軟骨細胞就會增多。當死亡的軟骨細胞總量超過新生細胞的總量時,就會產生關節痛。

在軟骨工作的同時,關節的韌帶也起著重要作用。關節的韌帶就像帶動水磨的皮帶一樣,給整個關節帶來拉力,而水就是帶動所有韌帶運轉的原動力,沒有水的潤滑,整個關節都會停止運轉,就像沒水的水磨和皮帶一樣,日久自然會生鏽變鈍,再長久一些可能麵臨的就是帶斷磨散,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缺水的韌帶也會導致關節疼痛。

可見,無論是軟骨還是韌帶想要正常運轉,那麼所有的骨關節必須有水的滋潤和帶動,如此才不會出現關節疼痛的現象。

從另一個方麵來說,保持骨細胞的健康對防治關節疼痛也很重要。眾所周知,骨頭的主要含量是鈣。製藥廠家經常宣傳關節疼痛先補鈣,原因就在於增加鈣質,補充身體各骨關節鈣的流失量對健康很重要。

人體吸收的鈣都是通過水的電解作用才能轉化成骨頭能接受的物質存儲起來,以便滿足骨細胞的生成、作用和代謝的需要。所以水對骨細胞的新陳代謝非常重要。

嚴重的關節疼痛是由於關節已經發炎引起的。水對關節炎也有很好的療效,那麼它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因為每天人在運動、走路、碰撞、抖動時,都會導致一些表皮細胞的死亡。人體幾乎在24小時內的每分每秒都有細胞死亡,死細胞的工作必須要有新細胞的生成來完成,而水直接參與著細胞的生成、代謝過程,沒有水幾乎沒有辦法產生新的細胞。所以身體幾乎每時每刻都會發出一種信號,讓水去參與這一工作。

水在參與這一新陳代謝的過程中,優先將水自身連同電解的鈣質一起分送到軟骨組織中,這樣人的身體在代謝中會更加健康。但如果水分不足,軟骨為了滿足自身的運動需要和細胞代謝需要將會把關節囊中的血液吸收來占為己有,關節囊中血液的缺失便會發炎,並且用疼痛這一信號傳遞給人體感覺神經。但如果人體保持了水的充分補充,軟骨就不會去搶奪關節囊血液中的水分了,於是也不會產生炎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