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用飲水來預防關節炎的產生外,對於因身體極度缺水而導致關節炎、關節疼痛的人,還可以采用礦泉治泡澡的水療法給自身減壓。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礦泉治療疾病的國家,《史記》中有這樣的記載:“神農嚐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對礦泉水進行了研究和分類,他將礦泉分為熱泉、冷泉、甘泉、酸泉和苦泉。
其實,不同種類的礦泉,其物理和化學性質不同,各有其特性,不同性質的礦泉所主治的疾病也不一樣。礦泉水中的化學物質,它的溫度、靜水壓力、浮力都具有良好的天然按摩能力,可以起到改善微循環、鎮靜、鎮痛、鬆弛肌肉、消腫等作用。同時,可利用在水中易活動的特點,對關節進行適當鍛煉,以利改善關節功能。用礦泉水泡澡對類風濕關節炎和風濕性關節炎的急性期療效較差,有時反可使症狀加重,但對亞急性期和慢性期效果較好。據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礦泉水的水療作用主要有八個方麵:
1.抗菌消炎作用;
2.防止關節僵直,恢複肌肉功能;
3.調整自主神經功能;
4.糾正各種代謝異常;
5.激活結締組織細胞;
6.改善末梢循環係統;
7.抗變態反應作用;
8.激活腦垂體、腎上腺皮質和性腺係統。
由此可見,水對防治關節疼痛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用飲水來防治,還能以浴身來治療和緩解。
飲水可以防治下背痛
我們的社會在發展,但身體的各種不適也在空前高漲。下背痛在現今社會可說是相當常見,更可被歸納為職業病的一種。
實際上,下背痛不一定是明顯的痛覺,有些人或許隻覺得腰部酸麻;然而,較嚴重者就痛得非常厲害,如果並發神經受損,更可能出現下肢運動或感覺障礙。下背痛以及全身性的輕微疼痛往往被人們所忽視,以為沒有什麼大不了。但人們的這種輕視往往導致嚴重的後果。其實下背痛等疼痛通常都是缺水的表現。
水雖然是輕柔的液體,但它在人體內,和骨骼神經一起支撐著人體,甚至比它們擔負的重量還要大。身體缺水或脫水導致椎間盤間沒有足夠的水來潤滑而產生摩擦,這種摩擦的表現形式是疼痛。所以脫水是引起下背痛不可忽視的因素。
詳細地說來,其實大部分的下背痛都是由於機械性因素引起的,比如肌肉韌帶緊張或受損。導致這一點的原因除姿勢不正確外,最主要還是身體局部缺水所致。
我們一直都在強調,水幾乎參與人體一切工作的進行,包括了細胞的新陳代謝和營養的吸收利用。肌肉雖然是由營養物質在人體內的化學體現,但它內部都有大量的水分存在,這些水分除了細胞液、血液外還包括黏附在肌肉各韌帶上的一些水分子,它們充當著潤滑劑的作用。比如,對於一個舉重運動員來說,之所以很少出現肌肉拉傷的情況,就是因為他的肌肉內有大量水分起著保護肌肉的作用,在肌肉被大力衝撞時有水分為他的身體進行緩衝和減壓。
所以,我們必須保證日常生活中足夠的飲水量,這樣才能讓全身的肌肉處於水的保證之中,緩衝來自四麵八方和各種因素造成的壓力,如此,下背痛自然也不會出現。
除了日常的飲水量保證外,對於由於下背痛造成的脊椎間盤脫出的病人我們還可以用水療法來醫治。
據研究,當水溫為44℃時,血液循環可達正常的6倍之多(而最劇烈的肌肉運動僅為35倍),這樣可使炎症水腫得到消除;而人體在水中時由於浮力作用可失重90%,失重可使腰部運動變得容易,使腰椎小結構發生改變,達到由牽引、按摩、藥物治療及熱療引起的複位作用。所以除飲水外,水療法也不失為一種治療下背痛的方法。
喝水可緩解頸椎痛
頸椎病是頸椎的一種勞損蛻變疾患,與長期的屈頸動作有關。嚴重的可以壓迫通向上肢的神經根或通向腦的椎動脈而引起手臂到手指的酸麻痛或眩暈,甚至壓迫神經的低級中樞——脊髓,而產生半身無力。
頸椎共有7節,主要功能是支持頭顱,具有很大的活動範圍,可以前曲、後仰、左右側曲等活動。頸椎及其棘間韌帶肌腱、關節囊、椎間盤等如果發生退行性變化或損傷,將壓迫和刺激頸部神經根、椎動脈、交感神經和脊髓等而出現一係列臨床症狀。可因累及部位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症狀,絕大部分早期症狀是頸椎痛,比如頸部發現頸項部有強硬的感覺、活動受限、頸部活動有彈響聲,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觸電樣的感覺,可因頸部活動而加重。也就是說不同的病變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現不同的症狀,晚期可導致癱瘓。
就過去來說,頸椎病似乎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尤其是40~60歲以上者為多見。然而,由於現代社會的工作方式,特別是對電腦的依賴使這一群體逐漸擴大。辦公室人員因為伏案寫作或操作電腦,久坐的時間要比一般人長得多,所以很容易患上頸椎痛。
所以,患頸椎痛的群體已擴展至了20~30歲的辦公室人群。
對辦公室工作者而言,缺少運動是頸椎疼痛粘牢他們的主要原因。因為身體內的水除了發揮應有的功效外還起著潤滑骨關節、脊椎,支撐人體重量的作用。但水在頸椎關節間的潤滑作用隻有通過運動才能體現出來。而工作時長時間的靜坐會讓頸椎內的水分下垂積留在一個地方,頸椎的其他地方就會形成一定的真空,而且缺水的頸椎各環節因為沒有水的潤滑而逐漸幹燥,當這種幹燥持續一定時間後我們再運動時,幹燥的骨骼就會因碰撞而產生疼痛。這就是頸椎痛的產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