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時隻要我們適當地扭扭頭或運動一下,這種疼痛會逐漸減緩。其原因在於在運動中積留在一個部位的水分會因為這些運動而被輸送到了形成真空的地帶,於是頸椎間的關節被潤滑,幹燥消失了疼痛隨之也減輕了。
當然,如果在頸椎運動的同時,再給身體足夠的水分,等頸椎間盤吸納了水後,重新恢複到原始狀態,頸椎關節得到潤滑並分離開,因缺水而產生的疼痛也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緩解。
如果頸椎已經發生病變,那麼自然是很難逆轉的,但是可以做些預防措施以避免它繼續惡化。在這裏建議伏案工作或長久靜坐的人為了健康,適當的時候做做運動是非常必要的,但要提醒大家的是做運動前要保證身體水分的充足量。
下麵介紹幾種能配合水分來預防頸椎病產生的運動或習慣:
1.平時工作的體位,做到既不抬頭又不低頭的舒適姿勢。長時間工作時50分鍾要活動一下頭頸部,使頸韌帶肌肉得到適當休息。
2.要注意頭頸部的正確姿勢,每天堅持作前傾、後仰、左右旋轉1~2次,堅持10分鍾。
3.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勢,最好采用質地柔軟的元寶型枕頭,以維持頸椎棘突向前的生理弧度,並保證頸椎間血液的自由暢通。
4.枕頭的高度應以10厘米左右為宜。
5.看電視時頸部最好與眼睛保持同一水平。
飲水可防治腰痛
腰痛是指腰部一側或兩側或正中等處發生疼痛之症,既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又可作為獨立的疾病,可見於現代醫學所稱之腰肌勞損、脊椎外傷、腎病、風濕病、類風濕病、婦科等疾患。不同的腰痛,由於致痛的原因不同,在發作時間上也有所不同。
由腰部椎間盤發生病變引起的腰痛主要是在中午或午後發作。若是腰痛發生在中青年人身上,最可能的原因就是腰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所致。椎間盤位於每節脊椎骨之間,白天工作時直立身體,身體的重量可將椎間盤壓扁突出,若往後側突出,便會擠壓緊鄰的神經根,引起腰痛和下肢的後外側酸、麻、痛。
而腰部位於人體軀幹的下部,承受的重量最多,加上腰部是整個軀幹活動最頻繁的地方,所以,隨著一天中工作的時間漸久,腰椎椎間盤就越突出,因此腰痛就越加劇。而經過一晚上的休息,椎間盤會稍稍複位,壓迫神經的壓力減輕,腰痛就獲得緩解,所以這類病人往往早上腰痛減輕,甚至完全不痛,但是工作到中午過後即開始腰痛發作,越到傍晚就越痛。
造成腰椎間盤突出而疼痛的主要原因在於關節缺水。人的腰椎之間有許多空間,這些空間中都儲存著大量的水分。其中有2個部位含水量較多,分別為接近椎骨的軟骨表麵和椎骨之間的椎間盤的中心位置。腰椎軟骨表麵附近的水起到潤滑作用和手關節、腿關節內是一樣的。椎間盤內的水承受了75%的來自身體上部的壓力。椎間盤周圍的組織僅僅承受25%的壓力。
人在行走、彎腰、低頭、運動的時候,都會帶動腰椎各環節間的運動。腰椎關節的水是通過定期製造的真空循環著。如果腰椎各關節之間有足量的水起到潤滑作用,人在活動時,水可以在這些關節之間悄無聲息地循環流動,水的潤滑作用會讓這些關節保持濕潤而不會摩擦。前麵我們也強調過水的潤滑功效必須在運動中才能體現出來。如果身體有足夠的水但你不去運動,水也發揮不了其在真空中循環流動潤滑的作用。運動可以通過把水帶入真空區來加強水的循環。所以,多喝水不僅能夠保持這些關節內的正常含水量,而且能夠增強椎間盤內水調節的效率。
由此可見,即便你做大量的運動,但身體缺水或脫水,那麼各腰椎關節就會像生鏽的螺絲和螺絲帽,因為缺少潤滑劑而缺少靈活性,這樣各關節之間不斷產生摩擦,從而導致疼痛。所以經常坐辦公室的人可以適當的活動配合大量地飲水來防治腰痛,飲水量最好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
另一類腰痛的發作時間正好與此相反,早上醒來時最痛,經過活動後,疼痛的症狀就減輕,這一類的疼痛主要是因組織發炎而造成的,例如關節炎、肌肉筋膜炎、強直性脊柱炎等。因為組織發炎會加速局部組織的新陳代謝,人睡了一個晚上沒活動,身體出汗和呼吸流失了很多水分,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料堆積在局部組織,刺激疼痛神經就會引起腰背酸痛。
針對這種腰痛,最好的方法是起床後先服用一杯50℃~60℃的水,並附加一定的晨練(活動中間也要喝水),使血液循環增加,將這些廢料帶走一些,然後通過水的排泄作用,將體內消化後的殘物帶出體外,如此一來疼痛的程度就會減輕。
還有一種腰痛常好發於夜深人靜時,這就是癌症造成的腰痛,這種疼痛常能將一個人從睡夢中痛醒。這種癌症痛有一個特征,那就是在疼痛處輕輕敲擊的話,通常會加劇疼痛,這與一般肌肉酸痛輕輕敲擊反而較為舒服正好相反。癌症性的腰痛雖然也是身體嚴重缺水導致的,但一般來說這時補水已為時已晚,必須去醫院檢查,並聽取醫生的建議配合藥物治療了。
所以,無論要防治哪一種腰痛,人們就得先攝入足夠的水,做各種椎間運動,讓椎間盤裏充足的水分在活動的時候擠壓出來,從而潤滑關節,減少摩擦,再加上健康的飲食和合理的按摩,腰痛一定不會再困擾你。
健康小貼士:運動與體內水的關係
正確的和常規的運動和姿勢對預防腰、背痛是很重要的。鍛煉身體和保持正確的姿勢都是通過水來實現的。關節運動產生了關節間隙的真空狀態。然後,水被抽吸到了骨和軟骨。而抽吸到關節軟骨中的水會發揮潤滑和保護在關節中的軟骨接觸點的作用,關節就不會覺得疼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