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環境之於兒童的影響作用 一、環境影響兒童的正反麵(1 / 2)

第一章環境之於兒童的影響作用 一、環境影響兒童的正反麵

《荀子?勸學篇》有言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這句話的意思是:“蓬昔日長在大麻田裏,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細沙混在黑土中,也會跟它一起變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裏,得到健康成長;“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比喻好的人或物處在汙穢環境裏,也會隨著汙穢環境而變壞。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要培育孩子的良好品性,很關鍵的一點便是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對一個人起了重大影響作用的,可能是一本書、一個人、一位溫柔的媽媽、某個小學的啟蒙老師等,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每時每刻都包裹著他的環境。

舉個普通的例子——這是一位教師朋友曾講過的發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故事:

我不是當官的料。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我喜歡孤獨,喜歡獨處一處幹我自己的事。 為什麼我有這樣的性格呢?因為這是環境長期對我的影響而成的。

一個人的整個生活全以兒童時期所受的教導為轉移,所以,除非每個人的心在小時候得到培養,這樣才能去應付人生的一切意外,否則任何機會都會錯過。

——誇美紐斯環境是怎樣長期影響我而讓我有喜歡孤獨的性格呢?請聽我慢慢道來。

我們都知道,兒童發展的時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道德的營養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對人的心靈的危害正如身體的營養不良對於身體健康的危害一樣。所以,兒童教育是人類發展重要的一個問題。

——蒙特梭利我記得(我的記憶力是很好的,我當學生時,課文是可以成篇成篇地背誦下來的,現在還能背誦最喜歡的幾篇課文),我讀二年級至五年級的時候,我的父親被人家定為“包工頭”,經常被人拉去批鬥、勞動。我一家的生活是靠我父親幹活賺錢來維持的,這樣我就經常要挨餓。

由於我的父親是“包工頭”而經常被批鬥,同學們就看不起我,甚至一些人喜歡欺負我、罵我、打我。那時,我沒有朋友,我隻好與連環畫(小人書)、書交朋友。也許你會問,我的“朋友”是從哪裏來的呢?是從我的大哥那裏。那時我的大哥已經結婚而分家,還有他的嶽父“罩著”,所以那時的運動對他沒有影響。我大哥的書真多,什麼《敵後武工隊》、《林海雪原》、《鹽民遊擊隊》、《戰鬥英雄故事集》、《青春之歌》……實在是很多,因為他還用他的書與別人的換著看。幾年下來,我喜歡孤獨的性格就形成了。這說明了“環境造人”啊!

我是一名教師,我的收入並不能使我的家人過上富裕的生活,而我鄰居家的生活比我家的高出許多,讓我的孩子的心理有點不平衡;鄰居的孩子又是那麼貪玩,那嬉笑聲從周圍傳來,讓我的孩子不能安心學習。作為父親的我,似乎在以事實教育孩子——“讀書是不能富裕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我教育我孩子的語言也顯得蒼白無力了。這也以事實說明了“環境造人”啊!

上麵例子中的這位老師很幸運,在動亂的環境中受到了正麵的影響。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這麼幸運,下麵舉一個值得注意的典型反例——一個幼兒園教師的所見所感:

我作為一個幼兒園教師,送您一句名言:要尊重兒童,不要急於對他作出好或壞的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