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獨立自主:有教養的孩子能力強 培養孩子的自製力(1 / 2)

第八章 獨立自主:有教養的孩子能力強 培養孩子的自製力

自製力是個體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控製、調節自己的行為,是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綜合能力,也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

生活中,人們會碰到許多誘惑,自製力弱的人往往不知不覺陷入其中;而自製力強的人能控製自己做出有利於自己和符合社會需要的行動。古今中外成大事者,無不擁有自製的品格。

很久以前,有個叫張生的生意人,和同鄉去洛陽做生意。

當時正是夏天,天氣非常炎熱,大夥頂著火辣辣的太陽走在路上,一個個全都汗流浹背。正當大家覺得疲憊不堪時,有個旅伴喊道:“你們快看啊,前麵有一棵大梨樹。”大家一聽,精神為之一振,立即朝那人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前麵不遠的路旁,有一顆枝葉茂密、結滿了大黃梨的梨樹。於是大家都朝那棵梨樹跑了過去。旅伴們站在樹底下,有的摘,有的吃,鬧鬧嚷嚷地吵叫成一片。

張生雖然也饑渴難忍,但他始終沒有動樹上的一個梨,而是獨自在樹蔭下坐了下來。

一個和他關係非常要好的同鄉對他說:“你還愣著幹什麼?這梨又甜又脆,還不趕緊摘幾個解解暑氣?”

張生搖了搖頭,非常認真地回答道:“不行,梨的主人沒在這兒,哪能這樣隨便吃人家的東西呢?”

聽了張生的這一番話,周圍的人都感到好笑,有一個人譏笑他道:“這大熱的天,連個人影都沒有,還找什麼主人啊?”

聽了同鄉們的譏笑,張生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態度很是誠懇地說:“梨雖然沒有主人,難道我自己的心裏也沒有主嗎?”同鄉們聽了,頓時啞口無言。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自製力強的人能夠控製、支配自己的行動,並能自覺地調節自己的行為。

每個人都需要自製的,孩子也如此。一個孩子如果缺乏鮮明的道德觀念和是非意識,不對自己的言行進行適當的控製,任性放縱,為所欲為,就能導致人格偏離和違法犯罪,造成對他人、對社會的危害,最終就會影響到他的健康成長。

一天放學,小威到同學王立家玩。王立說他爸爸從深圳給他帶回來一塊夜光的手表。天黑的時候,手表表麵會發出藍色的光芒。

小威非常羨慕王立有這麼好的一塊手表,他很想看看王立說的手表到底是什麼樣子,可王立從不許任何人動他的抽屜。這時,碰巧王立的媽媽要王立上街買東西。

等王立下樓後,好奇心使小威打開了抽屜,拿出了鑰匙鏈,將屋子裏的日光燈關掉。“哇,好漂亮的手表!”小威想,“要是自己有一個那該多好啊!”他這樣想著,就把鑰匙鏈放進了自己的兜裏。

小威之所以拿走了王立的鑰匙鏈,是由於他抵製不住誘惑而做了錯事,這說明他的自製力很差。所以,作為父母,應該強化孩子這方麵的培養。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父母不僅要給孩子自由的成長環境,還要從小注意對孩子自製能力的培養,對於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優良的道德品質的形成非常重要。

自製力是孩子具有良好教養的一種表現,它的養成對於孩子的將來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所以家長要想辦法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讓孩子學會延遲滿足

延緩滿足是測定孩子自我控製水平的一種手段,缺乏自製的孩子常常不能等待一段時間以得到自己更想得到的東西。

20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瓦特-米伽爾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研究人員給一些4歲小孩子每人一顆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可以吃糖,如果馬上吃,隻能吃一顆;如果等20分鍾,則能吃兩顆。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卻能等待對他們來說是無盡期的20分鍾,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們閉上眼睛不看糖,或頭枕雙臂、自言自語、唱歌,有的甚至睡著了,他們終於吃到了兩顆糖。在美味的奶糖麵前,任何孩子都將經受考驗。

這個實驗後來一直繼續了下去,那些在他們幾歲時就能等待吃兩顆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仍能等待,而不急於求成;而那些急不可待,隻吃了一顆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更容易有固執、優柔寡斷和壓抑等個性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