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燉豬肘,消化易吸收(1 / 1)

火腿燉豬肘,消化易吸收

在《紅樓夢》第十六回“賈元春才選鳳藻宮,秦可卿夭逝黃泉路”中,賈璉與黛玉自蘇州回來後,一天,賈璉夫妻正在吃飯,這時賈璉的乳母趙嬤嬤來了,鳳姐吩咐平兒說:“早起我說那一碗火腿燉肘子很爛,正好給媽媽吃。”這兒鳳姐為什麼拿這道菜來招待趙嬤嬤呢?此時趙嬤嬤的年齡雖比不上賈母,卻也應該是跨入了老年之列。上麵提到這碗“火腿燉肘子很爛”,老年人一般牙口不好,所以這道菜當然適合她了。

從營養方麵來看,火腿燉肘子的主料是火腿與肘子。火腿本書在前文已作過詳細介紹,此處就重點來談談這肘子。肘子又稱豬肘,為豬的四肢,一般又指豬四肢的下半部分。中醫認為,豬蹄性味甘、平,入脾、胃經,有健脾益氣,補腎填精,開胃消食,通乳下氣之功,適用於婦人乳少,痛疽瘡毒等。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常食豬肘,十分有利於皮膚的健美。這是因為豬肘的營養很豐富,含有較多的蛋白質,特別是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質。膠原蛋白能夠鎖住人體皮膚的水分和改善人體的水代謝,防止皮膚幹燥皸裂,萎縮出現皺紋。膠原蛋白還是皮膚細胞生長的主要原料,它可滋潤皮膚,使人的皮膚豐滿、細嫩,還能使頭發柔順,有光澤,並能舒展和消除皮膚皺紋,使之永葆青春。

豬肘能夠健美皮膚的特點和前文提到的雞皮十分相似,但從口感上講雞皮卻不能與之媲美。豬肘的口感和肉皮一樣,不管是鹵豬肘還是燉豬肘,吃在口裏都黏而不膩,不像瘦肉那樣嚼著塞牙縫,又不像肥肉那樣讓人倒胃口,可謂口感極其佳,獨特而美味。

火腿燉肘子這道菜在清代十分有名,而且還有一個十分富貴的名字——“金銀蹄”,醃得金黃的火腿與燉得銀白的豬肘,單看其顏色就會讓人口水不由自主的往外流,以至於今天在鎮江、揚州一帶仍然十分流行食用。

飲食文化典籍《北硯食單》上對此菜做法作了簡單的介紹:“火腿膝灣配鮮膝灣,各三副同煨,燒亦可。”今天人們對此菜進行改進以後,其味道變得更加鮮美:取火腿300克,豬肘2隻,冬瓜200克,白蘿卜200克,黃豆100克,鹽、雞精、紹興黃酒、高湯適量,蔥、薑、蒜各少許。將火腿洗淨,放置鍋內,加清水適量,上旺火煮沸後轉小火煨至火腿七成熟時取出,剖開去骨,修去黃膘部分洗淨備用。豬肘刮洗幹淨,黃豆洗淨,一起放置鍋內煮沸後,旺火燒,撇去浮沫,加入蔥、薑、黃酒、鹽、雞精適量,小火煨至七成熟時去大骨,檢去黃豆備用。冬瓜、蘿卜去皮削成球形,置罐中加水,分別煮透備用。將火腿及豬肘放入紫砂罐中,倒入原湯,放籠屜中蒸至蹄爛腿熟,再加入冬瓜球、蘿卜球繼續蒸片刻即成。

這道美食不但口味鮮美獨特,而且食用後還能開胃健脾,美容養顏,實在是中老年人不可多得的美食,難怪鳳姐會挑選這道菜來招待趙嬤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