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紫菜大頭菜,開胃消食家常菜
在《紅樓夢》第八十七回“感深秋撫琴悲往事,坐禪寂走火入邪魔”中,秋風習習,落葉飄飄,勾起了林黛玉的鄉愁:父母若在,南邊的景致。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橋,六朝遺跡。不少下人服侍,諸事可以任意,言語亦可不避。香車畫舫,紅杏青簾,唯我獨尊。今日寄人籬下,縱有許多照應,自己無處不要留心。不知前生做了什麼罪孽,今生這樣孤淒!紫娟看見這種光景,對黛玉說:“給姑娘做了一碗火肉白菜湯,加了一點兒蝦米兒,配了點青筍紫菜。”黛玉就著“南來的五香大頭菜拌些麻油醋”,吃了半碗粥。餐桌上的白菜、蝦米、青筍、紫菜等都是清淡飲食,適合林黛玉的口味。這兒出現的白菜、蝦米、紫菜、青筍、大頭菜,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開胃家常菜。
白菜,是家喻戶曉,再平凡不過的蔬菜。也許今天的人們見多了山珍海味,有人會對白菜不屑一顧。但其對我們身體的好處卻是不容忽視的。白菜乃十字花科蔬菜,其營養十分豐富,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粗纖維、鈣、磷、鐵。白菜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其維生素C、核黃素的含量比蘋果和梨分別高5倍與4倍。白菜所含微量元素鋅高於肉類,並含有能抑製亞硝酸胺吸收的微量元素鉬。白菜可做成多種菜肴:最常見的如醋溜白菜,水煮白菜,此外還有白菜粉絲湯、豬肝白菜片、白菜肉糜餃等,皆爽脆味美,讓人食之不膩。
據中醫典籍記載,白菜微寒味甘,有養胃生津、除煩解渴、利尿通便、清熱解毒之功。《飲膳正要》稱其能通利腸胃,除胸中煩,解酒毒。《滇南本草》說其能“走經絡,利小便”。據民間流傳,用帶根白菜120克,佐以生薑、蔥白各10克,煨湯服之,可防治感冒與咳嗽;取大白菜根3個,冰糖30克,水煮,日服三次可治百日咳;取白菜心沸水焯一下切碎,加適量精鹽、香醋、白糖,澆以麻油涼拌食之醒酒頗佳;取白菜250克與20克蝦仁炒食,對腎虛陽痿有一定效果。
蝦米,即幹蝦仁,又名海米、金鉤、開洋。是用鷹爪蝦、脊尾白蝦、羊毛蝦和周氏新對蝦等加工的熟幹品。製時將鮮蝦洗淨後,拌上少量鹽,待水燒開,把鮮蝦放入鍋內煮熟,撈出曬幹,去掉蝦殼,即成蝦米。蝦米一般用來燒湯,但需要注意的是蝦米或蝦皮在加工過程中容易染上一些致癌物。為防癌,食用蝦米、蝦皮前最好用水煮15到20分鍾再撈出烹調食用,將湯倒掉不喝。如果喝蝦米湯,最好湯中加1到2片維生素C,以阻斷致癌物在體內合成。
蝦米味甘、鹹、性溫,具有補腎壯陽、理氣開胃之功效。蝦米能夠助陽,提神,滋補。適用於男子陽痿、精冷清稀;並可增加營養,維持身體正常機能,提高抗病能力。
紫菜,又名子菜、紫英,俗稱索菜,為紅藻門紅毛菜科紫菜屬中葉狀藻體可食用的種群。紫菜曆來被人們視為海味珍品,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它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蛋白質含量比鮮蘑菇多9倍,所含的維生素類和鈣、鐵等微量元素也很豐富,其脂肪的含量比海帶多8倍,鈣比幹口蘑多2倍,因此,紫菜對人體有著極為重要的保健功效。紫菜的食用方法很多,在烹調中可作為主料、配料等,可拌、熗、蒸、汆湯使用。可製作“拌紫菜”、“紫菜湯”等菜,也可利用其片狀的特點,卷上其他原料製作紫菜卷。汆湯使用既可調色又可提味兒。北方食餛飩時常撒少許,起提味兒、點綴作用。
我國食用紫菜已有千年以上的曆史。民間常用紫菜作為婦女產後催乳劑;患肺膿腫吐臭痰的患者,可常嚼幹紫菜;夏天多吃紫菜有消暑熱、補身體的作用。據《本草綱目》記載:“紫菜主治熱氣煩,凡癭結塊之病,宜常食紫菜。”《隨息居飲食譜》中也說紫菜可“和血養心,清煩滌熱,治不寐,利咽喉,除腳氣癭瘤,主時行瀉痢,開胃。”實際上,紫菜具有清熱利尿、補腎養心、降低血壓、促進人體代謝等多種功效,對許多疾病特別是心血管疾病,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青筍即鮮筍,本書前文已經提到,此處就不再細說。
大頭菜又叫蕪菁、結頭菜、芣藍、芥藍、玉蔓青,為十字花科植物。大頭菜外型酷似蘿卜,小型品種隻有幾十公克,大型品種重達10公斤以上。大頭菜作為食用蔬菜,肉質根柔嫩、致密,供炒食、煮食或醃漬。
大頭菜性味苦辛甘,平。功效開胃下氣,利濕解毒。可治療食積不化,黃疸,消渴,熱毒風腫,疔瘡,乳癰等症,據《食療本草》記載,大頭菜“下氣,治黃疸,利小便。根:主消渴,治熱毒風腫。”“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氣,治嗽。”《本草備要》中記載:“搗敷陰囊腫大如鬥,末服解酒毒,和芸薹根搗汁,雞子清調塗諸熱毒。”《醫林纂要中記載大頭菜可“利水解熱,下氣寬中,功用略同蘿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