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潤肝腸,滿口溢香保健康(1 / 1)

葡萄美酒潤肝腸,滿口溢香保健康

在《紅樓夢》第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薔薇硝,玫瑰露引出茯苓霜”中,襲人依寶玉之命,將一個五寸來高的小玻璃瓶子交與芳官,裏麵裝著半瓶“胭脂一般的汁子”。廚師柳嫂誤以為是寶玉平時喝的西洋葡萄酒,便忙著取燙酒的器皿“旋子”準備燙灑,其實芳官拿的是玫瑰露,一種民間古老的露酒,在清朝曾名揚京師。通過這一段的描寫,透露出了這樣的一個信息,即寶玉平時除了愛喝黃酒外,也愛喝西洋葡萄酒,而且酒的顏色是“胭脂一般的”。由此可以推斷,這寶玉所喝的葡萄酒應該是比較濃鬱的紅葡萄酒。

《紅樓夢》誕生在十八世紀中葉,在這個時期,隨著中外交往的增多,有一些進口的葡萄酒進入賈府這樣的貴族之家,完全是有可能的。而就連柳嫂這樣的廚役都知曉,可見西洋葡萄酒在賈府的知名度。其實,葡萄酒早在唐朝就已傳到中國,詩人王翰的《涼州詞》便可以證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到了元代,成吉思汗建國後,中亞畏兀兒首領亦都護首先歸附。畏兀兒就是今天新疆維吾爾族的祖先,當時生活在如今新疆吐魯番和新疆吉木薩爾地區,這兩地便是盛產葡萄酒的地方。後來蒙古西征,征服了中亞的大片地區。隨從西征的耶律楚材,在河中等地經常喝到葡萄酒。因此,在蒙古宮廷中,便有來自中亞的葡萄酒,並得到了貴族的青睞。後來忽必烈率大軍入主中原,建都北京,就向京城內外的酒家索取葡萄酒。由此可以看出,元初北京酒戶就已經大量生產葡萄酒了。隨著曆史的發展,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葡萄酒已是家喻戶曉,人人能夠品嚐的美酒了。

關於葡萄酒的來曆,這兒也就個美麗的故事:說從前有一位波斯國王很愛吃葡萄,為了怕別人偷享他的最愛,他把葡萄藏在密封容器中,外麵寫上毒藥兩個字。有一位妃子因為失寵而不想活,偷偷地把一罐“毒藥”打開,發現裏麵是一些冒泡的液體,果然很像毒藥,於是她喝了幾口,結果不但沒死,反而帶來一股安樂陶醉的感覺。她把這個偉大的發現呈報給國王,從而再度獲得寵愛,從此,兩人過著有葡萄酒相伴的恩愛生活。

由這個故事可以知道,葡萄酒是由葡萄汁經發酵釀製而成的。葡萄酒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無機和有機營養成分,如有機酸、氨基酸、維生素、多酚和礦質元素等,可以促進糖代謝、有利於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具有滋補、強身的作用。合理適度飲用葡萄酒能直接對人體神經係統產生作用,提高肌肉的張度;也可對神經中樞起作用,給人以舒適、欣快感,對維持和調節人體的生理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此外,葡萄酒具有味甘、性溫、色美、滋補、養人的特點,具有促進消化、殺菌、利尿等許多輔助作用,有“液體蛋糕”的美稱。

好的紅葡萄酒,外觀呈現一種凝重的深紅色,晶瑩透亮,猶如紅寶石。打開瓶蓋,酒香沁人心脾,啜一小口,細細品味,隻覺醇厚宜人,滿口溢香。緩緩咽下之後,更覺愜意異常,通體舒坦。實在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享受。

我國古代醫學早已認識到葡萄酒的滋補、強身、美容、助消化作用,如《本草綱目》中記載葡萄酒可“暖腰腎,駐顏色,耐寒”。《飲膳服食譜》言其能“運氣行滯使百脈暢”。《今古圖書集成》講到葡萄酒能“治胃陰不早間納食不佳期、肌膚粗糙容顏無華”。據研究,葡萄酒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減少沉積於血管壁內的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葡萄酒中含有原花色素成分,對人體心血管病的防治起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女性朋友對於飲用葡萄酒關注最多的應該是它的美容作用。自古以來,紅葡萄酒作為美容養顏的佳品,倍受人們喜愛。有人說,法國女子皮膚細膩、潤澤而富於彈性,與經常飲用紅葡萄酒有關。紅葡萄酒能延緩皮膚的衰老,使皮膚少生皺紋。除飲用外,還有不少人喜歡將紅葡萄酒外搽於麵部及體表,因為低濃度的果酸有抗皺潔膚的作用。據記載,過去的法國宮廷貴婦人,如今的影視明星和服裝模特,常將陳年紅葡萄酒外用,以此來保養皮膚,使皮膚更加光澤、細膩,富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