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未敵腥還用菊,寶釵作詩讚菊花
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渲染賈府盛時光景的三個高潮。第一個高潮是從第十三回秦氏喪儀至第十八回元春省親;第二個高潮是自三十四回探春結社至四十一回賈母宴園;第三個高潮是自四十九回白雪紅梅至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陳腐舊套。林黛玉引菊花為知己,就見於第二個高潮。
第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著蕪院夜擬菊花題”,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蕃蕪諷和螃蟹詠”寫了由探春發起,寶玉和眾姐妹響應,於大觀園內建起了詩社。他們先起別號,次詠海棠,再詠菊花和螃蟹。大觀園的女兒們個個都是詩人,具有濃烈的詩興雅趣,吟詩作詞構成了他們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一部分。眾姐妹和寶玉的吟詩打趣,給大觀園帶來了無限的活力和生機,並成為賈府盛時光景最重要的點綴和標誌。不難想象,如果沒有這些詩社活動,大觀園女兒們的生活將缺乏絢麗的色彩。
詩社是探春發起的,菊花詩的命題是寶釵和湘雲擬就的。共有12個題目,按順序是憶菊、訪菊、種菊、對菊、供菊、詠菊、畫菊、問菊、替菊、菊影、菊夢、殘菊。詩社的成員,每人都有別號雅稱:寶玉叫怡紅公子,寶釵叫著蕪君,黛玉是瀟湘妃子,探春是蕉下客,湘雲是枕霞舊友。大嫂李縱任社長,別號稻香老農;迎春別號菱洲,出題限韻;惜春別號藕榭,謄錄監場,可謂是分工明確,各有所幹,熱鬧異常。這12首菊花詩,寶玉、寶釵、探春各寫2首,黛玉、湘雲各寫3首。最後的評論是詠菊第一,問菊第二,菊夢第三,這三首都是瀟湘妃子寫的,所以該回的題目就是《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黛玉的詩之所以奪魁,是因為題目新、立意新,更在於她的詩中揉合了自己獨具魅力的思想個性、品格氣質與身世之感。在這些詩中,黛玉將具有“千古高風”的菊花引為知己,“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嗜香對月吟”,以傾訴衷腸,寄托了自己幽怨寂寞、無人可解的“滿紙”“素怨”。曹雪芹讓黛玉的菊花詩奪魁,而在詠白海棠時讓湘雲“壓倒群芳”,在“諷和螃蟹詠”時又讓寶釵名列第一,這都是他的有意安排,即讓所詠之物的“品質”去暗合吟詠它的人物。詠物抒情,隻有黛玉的身世和氣質與菊花更為貼合。對於菊花,她比別人能更充分、更真實、更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菊花為廣大人民深深喜愛,把它與鬆、竹、梅並列,稱為“四君子”。說到菊花,不得不提到陶淵明,正像屈原愛蘭、陸遊愛梅一樣,陶淵明十分愛菊。他寫道:“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酒能祛百慮,菊解製頹齡”。林黛玉在《詠菊》一詩中還寫道:“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這裏說的“高風”,既指菊花,又指陶淵明,或者說,陶淵明像菊花那樣不畏風霜,孤高自芳。
菊花入藥在我國有悠久的曆史,我國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上就有記載。中醫認為,菊花性涼、味甘苦,歸肺、肝二經,具有疏風、清熱、明目、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療頭痛、眩暈、目赤、心胸煩熱、療瘡、腫毒等症。菊花與桑葉、薄荷、桔梗、黃答配伍,水煎服,可以治療風熱外感之咳嗽、頭痛、頭暈、咽痛等症。菊花與生地、薄荷、刺羨黎、車前子、青箱子配伍,水煎服,可以治療風熱症之頭痛、眩暈等。因為菊花性涼而清散,人肝經,善清風熱,而肝開竅於目,所以它又為眼科要藥,治療肝經風熱引起的眼疾。另外,市售的桑菊感冒片、祀菊地黃丸,也都含有菊花。
李時珍認為,菊花“其苗可蔬,葉可吸,花可餌,根實可藥,囊之可枕,釀之可飲”,全身上下皆有用,是群芳中的上品。菊花作枕,有明目降壓之效;菊花釀酒,有強身健骨之功;菊花泡茶,又能消暑止渴、清涼解毒、清肝明日。菊花與長壽還有密切關係。
據《後漢書?郡國誌》記載,南陽那縣城北有一條清流,清流兩岸的山穀中長滿了甘菊。菊花從兩岸紛紛落人水中,使水甘馨無比。在那裏居住的30多戶人家從不打井,日常飲水、洗測均從河裏打水。長此以往,這裏的居民普遍長壽,上壽一百二三十歲,中壽也一百歲左右,七十歲死了也算早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