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祭晴雯,桂醑寄深情
在《紅樓夢》第七十八回中,寶玉祭晴雯做了首《芙蓉女兒誄》,其中出現的桂醑便是桂花酒,也就是用燒酒提取新鮮桂花液並與黃酒組合兌換而成的酒。
桂花食用曆史悠久,屈原在《九歌》中就有“援鬥兮酌桂漿”,說明兩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已把桂花製成佳釀了。東漢的《禮樂中》亦有“桂酒,賓入鄉”的敘述。唐代時,民間已出現以鮮栗子肉為主料,配以桂花等煮燒而成的桂花鮮栗羹。宋代蘇東坡稱桂花酒風味不凡,在《桂酒頌》中寫道:“以桂酒方授吾,釀成而玉色,香味超然,非人間物也。”
在清代中期的中秋佳節上有飲桂花酒的習俗。農曆八月十五日,家人團聚,摯友相會,都以賞月飲酒抒懷。清潘榮陛撰寫的《帝京歲時記勝》就記載了“八月中秋,時品飲‘桂花陳酒’”。桂花陳酒,為京師傳統節令酒,也是宮廷禦酒。時至今日也還有八月中秋飲桂花陳酒的習俗
桂花內含物豐富,營養價值頗高,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灰分等。此外,桂花中還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胡蘿卜素以及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以鋅含量最豐富,是人參含量的3到4倍。
傳說古時候在兩英山下,住著一個賣山葡萄酒的寡婦,她為人豪爽善良,釀出的酒,味醇甘美,人們尊敬她,稱她仙酒娘子。 一年冬天,天寒地凍。清晨,仙酒娘子剛開大門,忽見門外躺著一個骨瘦如柴、衣不遮體的漢子,看樣子是個乞丐。酒仙娘子摸摸那人的鼻口,還有點氣息,就把他背回家裏,先灌熱湯,又喂了半杯酒,那漢子慢慢蘇醒過來,激動地說:“謝謝娘子救命之恩。我是個癱瘓人,出去不是凍死,也得餓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幾天吧。”仙酒嫂子為難了,常言說,“寡婦門而是非多”,像這樣的漢子住在家裏,別人會說閑話的。可是再想想,總不能看著他活活凍死,餓死啊!終於點頭答應,留他暫住。
果不出所料,關幹仙酒娘子的閑話很快傳開,大家對她疏遠了,到酒店來買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但仙酒娘子忍著痛苦,盡心盡力照顧那漢子。後來,人家都不來買酒,她實在無法維持,那漢子也就不辭而別不知所往。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處去找,在山坡遇一白發老人,挑著一擔挑著一擔幹柴,吃力地走著。仙酒娘子正想去幫忙,那老人突然跌倒,幹柴散落滿地,老人閉著雙日,嘴唇顫動,以微弱的聲音叫著要喝水。可這荒山坡上那來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頓時,鮮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邊,老人忽然不見了。一陣清風,天上飛來一個黃布袋,袋中貯滿許許多多小黃紙包,另有一張黃紙條,上麵寫著: 月宮賜桂子,獎賞善人家。 福高桂樹碧,壽高滿樹花。 采花釀桂酒,先送爹和媽。 吳剛助善者,降災奸詐滑。 仙酒娘子這才明白,原這癱漢子和擔柴老人,都是吳剛變的。
這事一傳開,遠近都來索桂子。善良的人把桂子種下,很快長出桂樹,開出桂花,滿院香甜,無限榮光。心術不正的人,種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發芽,便他感到難堪,從此洗心向善。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是她的善行,感動了月宮裏管理桂樹的吳剛大仙,才把桂子酒向人間,從此人間才有了桂花與桂花酒。
桂花主要品種有金桂、銀桂、丹桂、山桂和四季桂等。丹桂香清、色橙紅;銀桂香幽、色乳黃;四季桂、山桂香溫、色淡黃;金桂香濃、色金黃,品質優。在烹飪中桂花常作為佐料入饌,既可單味應用,也可多味組合應用,用於炒、炸或燴菜肴,尤以甜菜、甜點及小吃中使用最為普遍。如桂花炒幹貝、桂花丸子、桂花皮蛋等,風味各具,常啖不厭。以桂花為佐料烹製的菜肴,在地方名菜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如浙菜中的桂花鮮栗羹,脆嫩芳香,清甜適口;蘇菜中的桂花白果,香糯酥爛,甜香誘人。桂花在小吃中應用廣泛,如桂花蜜餞、桂花月餅、桂花糖、桂花糕等,都別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