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美容之上品,佩戴裝飾顯光華
珍珠,曆來被視作奇珍至寶。它象征純真、完美、尊貴和權威,與璧玉並重。在《紅樓夢》第九十二回中,馮紫英受朋友之托,帶了四件西洋貢品去見賈政;一是二十四扇格子的圍屏;二是三尺多高、能自動報時的鍾。第三件是一顆桂圓般大的珍珠;第四是紋絹帳。其中以珍珠最昂貴,要價一萬兩銀子。馮紫英還給賈政等人展示了珍珠的妙處。他將一包小珠子倒在黑漆盤裏散著,把那顆桂圓大的母珠擱在中間,將盤放於桌子上,隻見那些小珠子,滴滴溜溜地都豁在大珠上。賈政解釋:這叫“母珠”,是珠之母。
珍珠,又名真珠,為珍珠貝殼動物產生的顆粒狀物,是裝飾、美容之上品。自古以來,我國曆代帝後的皇冠上均嵌有大而多的珍珠,璀璨奪目,以顯示威嚴、華貴。在國外,珍珠也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和喜愛。在羅馬的曆史故事中,也有提及珍珠為貴族最喜愛的首飾。有些羅馬婦人更整日佩戴,認為珍珠會使人們健康和富貴。在歐洲曆史上,有一個時期被稱“珍珠時代”,十字軍東征的時期,歐洲人由東方帶回大量珍珠,開始了珍珠在歐洲的熱潮,隨後數世紀都被貴族、武士等用作個人飾物。後來,珍珠更演變成皇室專有的寶石,隻有帝王之家才可以有此特權。英國女王伊利莎白一世亦非常喜愛珍珠,她的衣著及頭飾都常有珍珠陪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現代養珠業的發展,珍珠已從帝王專用品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人們生活的飾物之一。
珍珠來自珍珠貝科動物。能產珍珠的貝類約二三十種,這類動物的外套膜外側,有分泌珍珠質的功能,有時砂粒或其他異物進到貝殼內,珍珠為保護自己,會分泌珍珠質把人侵者一層一層地包圍起來,久而久之,成為珍珠。除天然珍珠外,也可人工養珠。我國在宋代就開始了海水養珠;人工養殖時,將石明顆粒放人蚌殼內,數年後即可成珠。天然珍珠與人工養殖之珍珠相比,又以天然珍珠為佳。
珍珠除了用作裝飾之外,其養生美容之功效也為人們所獨鍾。《本草綱目》中記載“珍珠粉塗麵,令人潤澤好顏色”。《抱樸子》中也講到“真珠徑寸以上,服食令人長生”。據史料記載,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家鄉就盛產珍珠;此地河流湖泊眾多,陽光充足,雨量豐富,浮遊生物豐富。浮遊生物是珍珠貝類動物的良好飼料,珍珠貝生長旺盛,所以珍珠產量甚大。西施經常服用天然的珍珠粉,也用其洗顏敷麵,再加上她的天生麗質,因此西施才擁有了“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此外清代的慈禧也是用珍珠來養顏防老的。據記載,她每十天服珍珠粉一銀匙,並且是在同一時辰服用,數十年來從不間斷。她還命太監在製作香粉時也摻入珍珠粉末,用其作為粉底化妝。所以慈禧年逾古稀之時,看起來仍像五十多歲的人,皮膚光潔柔潤,皺紋甚少,令身邊的侍臣、宮女羨慕不已。據說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也有常服珍珠末的習慣。由此可見珍珠對皮膚美容的重要作用。
珍珠除裝飾點綴、美容護膚、養生防衰外,還用於優生優育、婦科諸疾。據古代胎養經書中介紹的“珍珠玉石類安胎養兒法”記載,懷孕婦女佩戴珍珠項鏈或手鏈,且懷孕三月後每日摩挲珍珠,可使孕婦安神定驚、心平氣和,能消除胎毒。據說還可使孩子日後相貌端正,肌膚細嫩。眾所周知,孕婦若經常處於良好的心態環境中,有益於胎兒的生長發育。不少婦女在經前、經期容易情緒不穩、胸脅脹悶,而珍珠有平肝潛陽、定驚安神、清肝解鬱作用,佩戴珍珠項鏈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可使情緒平穩,心境安泰,這對於孕婦來說無疑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