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老虎所遇到的問題,也是現實企業管理中上司與下屬都不可回避的問題,即“上司與下屬之間應不應該有距離;如果要有距離,又應該保持多遠?
雖說這是上司與下屬共同麵臨的問題,但在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方麵,上司處於主動的一方,而下屬則處於被動的一方。因為下屬往往出於對上司權力的畏懼,是不敢主動走近上司的。比如,如果上司板起臉來,下屬絕不敢嬉皮笑臉;如果上司整天笑嗬嗬的,那麼下屬也就敢偶然與上司開個玩笑。所以,處於主動一方的管理者應該利用自己手中的主動權,來處理好上司與下屬之間的交往距離問題。
對於如何把握與下屬之間的距離,雖然沒有現成的規則可循,但有一個可供參考的原則,即“親而有間,疏而不陌”。
要想與下屬之間的關係達到“親而有間,疏而不陌”的程度,管理者在工作管理中以及業餘時間與下屬相處時要有所注意:
(1)走出辦公室
在管理方式上,切不可奉行古代皇帝那種“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的管理理念,一天從早到晚全是坐在自己舒適的辦公室裏,等著下屬來彙報工作。這種“隻坐辦公室”的管理方式,往往能夠使管理者與下屬之間產生陌生感,並且有官僚主義作風之嫌。
所以,管理者要走出辦公室,走到下屬中間去。在巡視的時候,一方麵,可以及時發現一些問題,能夠就地給予指導,在解決了問題的同時,還讓下屬真真切切地見識了你的本事;另一方麵,可以增進管理者與下屬的感情,消除與下屬之間的距離感,尤其是高層、中層管理者,更應該抽出一定的時間,走到公司的基層中去。
但是,絕不能走極端,從“一天從早到晚,足不出辦公室”的極端,走向“一天從早到晚,全部在下屬的工作間巡視”的極端。管理者老在下屬眼前晃來晃去,或者老在下屬背後走來走去,就算你不覺得累,下屬還覺得你煩呢,給下屬“你是閑著沒事幹”的感覺。
所以,管理者一定要把握好巡視的時間。對於巡視時間的長短,是無法給出確切時間的,因為每個企業的規模大小不同,管理者要根據自己企業的規模及自己所要處理事務的多少,來合理分配待在辦公室與外出巡視的時間。
(2)適度關心下屬
對下屬要關心,但不能關心過度,所謂過猶不及,過度地關心下屬,就可能造成對下屬隱私的侵犯。
例如,管理者發現,有一名下屬最近一段時間內,精神狀態不是太好。對於這種情況,有些管理者的處理方式往往是,把這名下屬叫到辦公室,或者當著眾多下屬的麵就開始訓他:“看看你現在這種狀態,一定是下班之後沒有好好休息。記住,工作的時候就要全力以赴,休息的時候就要好好休息。”而有些管理者的處理方式是,親切地對這名下屬說:“怎麼了?是不是家裏出什麼事了?說出來,也許大家可以幫你。”前一種處理方式就是典型的“沒有人情味”型的,而後一種處理方式則是“人情味太濃了”。
所以,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非正式的問候,即在午休或者借著進餐的時間問候一下:“你最近狀態不是太好,記著要注意休息,工作重要,身體更重要。”在這種處理方式中,管理者並沒有去追問下屬“狀態不好的原因”,而隻就下屬的狀態給予關心,並且把下屬“狀態不好的原因”歸結為“工作過度”。這樣,下屬對上司對於自己的關心就會心生感激,從而增進了上司與下屬的感情。
因為下屬精神狀態不好的原因有的是可以對上司說的,如家裏有人生病住院了,他因照顧病人而沒有休息好;而有的原因是不方便對上司說的,如失戀了等。下屬認為可以說出來的原因,不用管理者問,下屬也會主動說出來。如家有病人,一旦下屬說出來,管理者就要想辦法給予幫助。而對於下屬認為不能說的,就算你問了下屬也不會給出真實的原因,並且,一般不能對上司講的話,往往也是下屬的隱私,上司最好不要過多地介入下屬的私人生活。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管理者不僅不要過多地介入下屬的私人生活,最好也不要讓下屬過多地介入你的私人生活,這樣可以保留領導應有的威嚴與神秘感。
(3)適度與民同樂
有些管理者為了拉近與下屬的距離,增進與下屬的感情,就經常與下屬一起去吃飯、喝酒、跳舞、唱卡拉,為了顯示對下屬的體恤還把費用全包了。通過這種方式增進與下屬的感情,往往是距離拉近了,而作為領導者應有的威嚴也失去了。
而有些管理者則完全相反,從不利用業餘時間來促進與下屬的感情,這樣的管理者給下屬往往是高高在上的感覺,下屬對這樣的管理者也就心存畏懼。
所以,管理者在業餘時間應適度地“與民同樂”,例如,可以參加下屬的生日慶祝會等。但管理者在與下屬聚會時,要注意的是:不可把費用全包了,也不能不承擔一點費用。既然是業餘時間的聚會,大家就不再是上下級關係而是朋友關係,而朋友之間是平等的。
此外,還要注意的是,如果參加由下屬提議舉行的聚會,管理者最好不要奉陪到最後。因為有領導在的場合,下屬終究會有所顧忌,因而就不會盡興,所以,管理者應該提前離開,留給下屬們一個完全自由的空間。
總之,把握好與下屬之間的距離,是一種管理行為藝術。對此,有一句老話,管理者不能忘記,這句話就是“距離產生美”。這裏的“距離”就是一種適度的距離,距離太近或者太遠都會失去“美”,就像欣賞一朵花,離得太近,花朵上的蟲斑就會一清二楚;離得太遠就什麼都看不見。唯有在不遠不近處欣賞花朵,才會感覺那朵花是如此的美麗,這也正是“霧裏看花,花最美”。
所以,管理者與下屬之間最好保持“親而有間,疏而不陌”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管理者給下屬的感覺是“平易近人”而不是“隨意近人”;是“親和的領導”而不是“親密的朋友”。下屬對上司是一種“敬畏”而不是“畏懼”,在工作上,是和諧的上下級關係;在工作之外,是非功利性的普通朋友關係。
等距交往,任人唯賢
在企業管理中,很多管理者往往憑著個人的喜好,偏愛某個或者某些下屬,而疏遠其他下屬,這是一種非理性的管理方式。人可以憑著感情上的好惡來選擇朋友,但絕不能憑著感情上的好惡來決定與下屬的親疏程度。
管理者親近某些下屬而疏遠另外一些下屬的做法,被稱為“不等距離交往”。這種管理方式,一方麵會使得那些被親近的下屬恃寵傲物,另一方麵會使得那些被疏遠的下屬消極怠工。可以說,這種與下屬不等距離交往的管理方式,是一種有失公正的管理方式。有不公,就會有不平,就像有一句俗話所說的那樣:“領導偏心,部屬寒心。”不平就會反叛,寒心就會離心。
有些領導可能會說,我們偏愛的是那些優秀的員工,這就像老師偏愛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一樣,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符合人之常情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合理的事情,正所謂“合情不一定合理”,難道老師偏愛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是正確的為師之道嗎?當然不是,事實證明,很多成績不好的學生,就是因為受到老師的這種不公正待遇,而破罐子破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