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浙江人在全國 第二節 經營南部“根據地”(3 / 3)

從流通領域到製造業,浙商的“北伐”與“西進”經曆了一個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並且,投資領域越來越寬,甚至闖進一些“禁區”。

溫州民營企業均瑤集團入主湖北宜昌三峽機場,創內地民營企業收購機場之先例。2003年夏季的酷熱,使得中國南方頻頻發生“電荒”,水電站成為具有敏銳眼光的浙商的熱門投資項目。作為進軍水電站“領頭羊”的浙江惠明能源投資公司率先啟動了“西進計劃”,一舉拿下湖北巴東沿渡河流域的梯級開發項目,總裝機容量達到16萬千瓦,總投資11億元,這也是湖北省引進的最大的民營水電項目。不到半年,浙江民企投資的水電項目已經遍布湖北、貴州和四川等省,資本多達數百億元。而在水泥生產領域,浙江就有50億—100億元民間資金在全國遊走。

“饅頭”大過“蒸籠”———勃發的創業熱潮突破本地人力、物力資源的局限

進入21世紀,眾多浙江民企已完成原始資本積累,進入快速擴張期。與此同時,一大批新的中小企業也在成長發展之中。“蒸籠”還是這隻“蒸籠”,但“饅頭”已發酵。一邊是勃發的創業熱潮,一邊是浙江當地日益緊張的土地、人才等要素的製約。在這種情形下,一向善賺全國錢的浙江人,興起新一輪對外投資熱潮。

“土地是這兒的稀缺資源,溫州人均耕地僅有3分多一點”。溫州市委政策研究室一位工作人員說。相關資料顯示,工業用地的日益增長和耕地保護政策的矛盾在溫州越來越尖銳。如瑞安,2002年,工業用地需求在1萬畝左右,但用地指標隻有1500畝。“溫州郊縣甚至鎮上的土地,每畝價格很多已高達25萬元左右,超過上海郊區及蘇南許多地方的地價”。即使是知名大企業,也麵臨著用地困難,如著名的正泰集團在溫州建的一個工業園,也隻有區區200畝。

浙江人從來沒有停止向外拓展的步伐。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至少有一半的溫州商人外出經過商。同時,隨著浙江民企的二次創業浪潮,城市、城鎮繼續擴張,使社會資源優化配置的同時,也帶動了人力、財力、物力的民間流動。外出發展的浙江商人有增無減,形成從人走出去、到資本走出去、再到企業走出去的階梯式推進。

“增量”發展還是“存量”逃離———民資的大量外流會不會導致浙江經濟“失血”

麵對浙江資本大量外流,有人驚呼:“浙商逃離浙江”、“浙江老板攜款大遷徙”,並因此引起了一場有關浙江經濟發展是否會“失血”的爭論。

溫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曾就溫州企業外遷和溫州資本外移作過專題調查,認為部分企業“外遷”,主要是在外地投資創辦新的企業。所謂外遷,主要是“增量”意義上的跨地區發展,而不是“存量”單上的“逃離”。而且,這個“增量”正帶動著溫州“存量”的發展。比如,正泰、德力西、天正等集團各自在全國投資建立了幾百家銷售公司。正是有了大量浙江投資的企業存在,全國各地才有了眾多經營浙江產品的銷售公司和連鎖店,浙江的產品也得以順利地進入全國各地。與此同時,不少浙江企業通過跨地區發展,擴大生產規模,壯大了自身。

但一些經濟學者和官員卻不認同“增量外流帶動存量發展”之說。眾多浙江民企整體外遷,將所有資產和資本轉到外地,企業老板也在外地定居。目前,僅溫州一地就有250家民企整體外遷到上海。這不但是資本增量的外移,存量也將隨之而去。民資浩浩蕩蕩外遷,久而久之有可能造成浙江資本與產業的空洞。

最近在由《經濟日報》等推出的新經濟實力排行榜上,浙江新經濟的創新能力排在倒數第四位。這說明浙江經濟還是以傳統經濟為主,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浙江經濟發展的態勢不容樂觀。民資大規模的“北伐”和“西進”,給浙江尤其是溫州的決策層出了道難題。

將“蓄水池”變成“助推器”———浙江民資流動對各地經濟發展的貢獻不容置疑

以上爭論隻局限在浙江一地,對於全國來說,浙江民資大規模的“北伐”與“西進”,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不容置疑。

據央行測算,“十五”期間,浙江民間資本總額可達8300億元。自“九五”以來,浙江已有7000多億元民資進入各個投資領域,居全國之首。浙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資本“蓄水池”。更進一步,浙江商人的大規模“北伐”與“西進”,無疑將“蓄水池”變成了“助推器”,成為拉動全國經濟增長的一支重要投資力量。據最新統計,民間資本已占中國社會投資的40%,並且這個比例還在迅速上升,浙江民資在浙江的資本量中已近70%。

同時,浙江民間資本屢闖“禁區”,突破了許多急需開放的新領域,開啟了民資投資領域的新天地。僅從長三角新一輪的投資開發來看,浙江民資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浙江民企已從“拾遺補缺”轉變成生力軍和主力軍。去年,溫州的民間資金至少有近10億元流入上海房地產市場。目前,浙商在上海的企業有5萬多家,總投資規模達500億元之多。浙籍民企在上海投資總額、企業總數和資產總額,均居全國各省市區之首。

如果留心浙江的一些主流媒體,你會發現全國各地尤其是安徽、江西、江蘇等地的招商廣告幾乎天天有,如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經濟開發區的招商等。在西部尤其是四川與新疆,浙江民資已成為外來資本的最主要來源。而數百億資金投資於西部的水電事業,無疑將會從源頭推動西部經濟發展,同時,也將極大緩解全國的電荒壓力。浙江民資正成為撬動中國能源發展的又一台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