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浙江企業巡禮 第一節 廣廈集團(1 / 2)

第八章 浙江企業巡禮 第一節 廣廈集團

2000年7月,酷暑中的杭州突然爆出一條更加炙熱的新聞:廣廈集團以2.08億元代價競拍收購了西湖邊上的老牌國有企業華僑飯店。

也許是華僑飯店所處的地段讓人矚目,也可能是這一價格讓人咋舌,廣廈集團——這家五年前才從東陽遷到杭州的建築企業再次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輿論雖然對此見仁見智,眾說紛紜,但知情者都為廣廈集團這一大手筆拍案叫好,因為它孕育著廣廈集團又一輪新的騰飛。從十多年前的鄉鎮建築隊到現在擁有20多億元資產的企業集團,回顧廣廈集團的創業發展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廣廈集團每一次大動作,都凝聚著對時代和機遇有敏銳洞察力的睿智,每一個腳印都融合著企業家的精明與弄潮兒的膽略,每一次抉擇都對企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樓忠福的傳奇

廣廈集團的創業史,是一個傳奇的故事,這個故事與中國廣廈建設集團董事局主席、浙江廣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樓忠福緊密聯係在一起。

1984年11月22日,年僅30歲的樓忠福被建築之鄉——浙江東陽吳寧鎮工辦任命為城關建築公司經理。這家鄉鎮建築隊就是廣廈集團前身浙江東陽第三建築公司的前身。第二天,他用他那雙握過泥刀的手,在為期五年的風險承包責任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大名。契約中他的承包基數超過這個公司曆年來的最高指標,以後每年遞增15%;他本人除生病、死亡、入獄等不可抗拒因素外,不得隨意離任;如違約,付20%的違約金。這簡直是一份生死文書。

但他毫無畏懼,在隨後召開的職工大會上,他拿出公司印章當眾哢哢哢就是三刀,大聲宣布:“從今以後,凡蓋有三條刀痕印章的我負責!”

麵對當初連承建一幢六層住宅樓都吃力的小企業,樓忠福一上任就燒起了“三把火”:砸碎大鍋飯,實行經理負責製、幹部聘任製、職工合同製和層層經濟責任承包製,義無反顧地站到了中國建築業改革的最前列。

經過十多年的精心打造,這家不足80萬元資產的鄉鎮建築隊,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建築企業。在這十多年的曆程中,樓忠福率領他的“廣廈戰車”創造了無數全國和省內第一:

——1992年,廣廈集團在東陽第三建築公司的基礎上,創立了浙江省第一家建築企業集團,原來各自為戰的18家“散兵遊勇”抱成團,搶占市場快車道;

——1993年,廣廈集團在全國數萬家集體建築企業中,率先進行規範化的股份製改造,利用社會資金壯大實力,創下了同行業中組織結構改革和經營機製改革的兩項第一;

——1994年,創立浙江廣廈建築科學研究所,成為全國首家民營建築科學研究所;

——1995年,廣廈集團是浙江省第一批將公司總部從縣城遷移到杭州的8家企業之一,實現在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配置資源。同年,廣廈集團入選浙江省首批現代企業製度試點企業和“五個一批”重點骨幹企業;

——1997年,“浙江廣廈”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國家建設部推薦的全國建築行業首家上市公司,並被列為建設部首批49家大型企業集團試點單位……

二、廣廈的擴張

十幾年來,廣廈的每一步發展都是通過改革來實現的;同樣,廣廈的每一次改革和探索,都為企業發展搶得了先機。

隨著企業實力的快速增強,廣廈集團的視野迅速擴大。樓忠福有幾句名言:“機遇就是快半步”,“作為一個大企業的經營者,你可以不想今天的事,但必須想透明天的事。”在為企業的明天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上,廣廈集團連施擴張大手筆,令人拍案叫絕。1998年9月,在我國相對平靜的建築領域驟然掀起一陣巨浪,廣廈集團一舉收購控股了重慶市建築業的“龍頭老大”——重慶市第一建築?穴集團?雪公司。消息發布當天,有識之士指出,樓忠福的這一舉動將衝破建築市場長期存在的以行政區域為樊籬的分割和封鎖,促進全國性市場的形成和發育。

然而,在樓忠福的戰略中,這次跨區域重組的意義更在於收購了一個擁有巨大潛力的市場,從此打開西進之途,他們可以以“本地企業”的身份,在重慶和整個西南地區的建築市場平等地參與競爭。這一極富遠見和創造性的“戰略作品”,堪稱樓忠福經營戰略的經典之作。

眾所周知,重慶是我國一個新興直轄市,正迎來新一輪大規模建設高潮。重組後的重慶一建,2002年承接的工程業務量比原來增長了兩倍多,達到10個億,這相當於廣廈集團一下子擴展了五分之一的市場。

“收購企業重在收購市場。”根據這一新的理念,廣廈集團大步西進,在西安、蘭州、西寧連連得手。在這同時,他們又先後收購控股了上海合力建築公司、中國南京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地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通過這種跨地區的兼並,廣廈集團不斷搶占“市場高地”。目前在市場的區域上,廣廈的工程業務遍及國內22個省、市、自治區,基本確立了以浙江為基點,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基地,以重慶為中心的西南基地,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基地,以西安為中心的西北基地,以南京為中心的外經基地,形成相互有機統一、密切呼應的大建築、大市場經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