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電瓶車的故事
小林是公司的電瓶車司機。星期天,人們驚訝地發現:小林拎了一桶水泥在修補廠區的馬路!大家好奇怪,難道小林在學雷鋒做好事?有人便禁不住過去詢問,才知道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原來,自從小林那輛電瓶車實行承包後,電瓶車便成了他的寶貝疙瘩。以前他對電瓶車可沒那麼愛惜,開車時“闖”勁十足,不管溝溝坎坎,直往前衝,不到半年的顛簸,近萬元的電瓶便報廢了。承包後,對車輛修理和電瓶更換均實行定額核算,實獎實賠。從此小林開車時再也不敢有那種“闖”勁了,一路小心翼翼,每逢溝兒坎兒,必定要繞著走。
而對廠區那條天天往返的路,他更是關心備至,發現路麵有個淺淺的洞,也要火速報告總務科,要求立刻修補。有一次,門衛安裝的限速線稍稍高了一些,不利於電瓶車運行,他馬上提出強烈意見,要求降低高度,最後事情反映到領導那裏。領導對小林這種強烈的經濟利益意識非常讚賞,親自拍板在限速線上開了兩道口作為電瓶車專用通道。
這次恰逢星期天,正加班加點的小林發現路麵有個小洞,等不及星期一再向總務科反映,幹脆自己拎了一桶水泥來修補,才出現了前麵的那一幕。小林對車輛的愛護和高效率營運,不僅為公司減少了車輛維修和管理調度成本,他自己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過去每半年就要換一次電瓶,現在電瓶用了一年多還完好如新。實行承包後,小林不僅自己主動加班加點,而且忙不過來的時候,還自己去請人幫忙,徹底解決了生產瓶頸問題。一年下來,小林的收入高了,他工作起來更開心了。
類似案例還有鏟車的故事:過去生產部直接調度鏟車,結果不是今天生產現場被堵塞,就是明天原材料排著隊等卸車,總是搞不好。身為生產部這麼重要部門的部長,經常為一輛鏟車、電瓶車的問題傷透腦筋,重複多次去解決,其管理代價將是多少!僅僅從管理成本這個角度算一算賬,就知道“經濟”二字是何等的重要。
從以上的例子不難看出,大力調整經濟利益關係,不僅減少了管理環節,更重要的是廣泛實施這種經濟激勵與權力下放相結合的承包管理體係,讓直接負有工作責任的人掌握經濟權力,以承包考核的手段,發揮經濟杠杆自動調節的功能,使每個員工的創造才能和工作責任心得到了充分體現,通過不斷的勤奮努力去追求經濟回報,在充分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為企業作出最大的奉獻。這就是“一切按經濟價值規律辦事”原則的神奇力量。
當然,鍋爐房、商務中心、電瓶車的承包,都隻是“奧克斯版聯產承包體製”的一個小小縮影。在奧克斯集團,一切活動追求的目標,從大的經營戰略製訂,到具體戰術手段的確定,從生產分廠的流水線作業到營銷管理部門市場策劃和製度調整,從技改投資到廣告形象宣傳等等,都要緊緊圍繞“經濟”二字。正如奧克斯所提倡的那樣,隻有經濟才是有形的,摸得著、看得見,可以用數字進行量值化衡量的東西。一些人誇誇其談,看上去很有才幹,但是在奧克斯卻難以適應企業運行的實際,關鍵就是經濟意識方麵缺乏敏感性,盯不住要點。
所以,在政界有一句外交辭令:“沒有免費的午餐”,在商界也有一句行話:“隻有永遠的利益”,這非常有道理。利益是一切事物交往中惟一不變的決定性因素。所以,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決不能脫離經濟利益這個實質,而經濟的興衰也將直接關係到企業的命運。正是從企業生死存亡這麼一種高度來認識和支配企業的經營管理行為,奧克斯集團每個員工都能夠以一種強烈的憂患意識,牢牢抓住經濟活動這個根本,經濟價值理念才會在奧克斯得到全方位的貫徹和淋漓盡致的體現。
在市場經濟體製下,價值規律是最大的道理。中國改革開放的號角是從安徽一個小村莊18顆鮮紅手印的“聯產承包責任製”開始吹響的,承包其實就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非常重要的價值規律。所以奧克斯在企業內部,大到公司、分廠,小到車間、食堂、招待所、電梯、汽車、交通費、辦公費、電話費、電費及所有提供生產服務和單一專業性強的設施,凡能實行承包的都必須實行承包,凡能計算定額的均實行定額核算,凡能責任到人的堅決定位到人。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承擔具體工作職責的人直接掌握經濟權力,推行麵對麵的近距離服務,消除管理盲區和死角;並通過經濟激勵的手段,最大程度地發揮每個人的創造潛能,提高了員工積極性和設施利用率,使整個企業的生產經營都體現出既高效快捷、充滿生機活力,同時又規範有序的氛圍,將企業、管理者、員工結成牢不可破的經濟利益共同體。
在這個經濟利益共同體裏,員工既是利益的創造者,又是利益的分享者。通過運用經濟價值的原理,奧克斯實現了企業與個人的“雙贏”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