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向不可能說再見 第一節 “網遍天下(1 / 3)

第九章 向不可能說再見 第一節 “網遍天下

一、令人豔羨的浙江網站

就在許多網站還在為虧損大幅減少歡欣鼓舞的時候,一群行業網站已經悄悄地將數以千萬計的盈利裝進了自己的口袋。

這些行業網站一般都冠以“中國××網”的招牌,比如,中國化工網、中國建材網、中國紡織網、中國包裝網、中國化纖網等等,但實際上,它們絕大部分都集中在一個地區——浙江。就在浙江一省,這樣的網站聚集了幾十家——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更加可以被稱為奇跡的是,“融資——燒錢——虧損”的互聯網公司常見模式並未在這些網站身上出現,其中的大部分甚至宣稱:網站已經開始盈利了。

“去年我們的盈利是2000萬元?熏2002年預計還會增長50%,達到2500萬元~3000萬元的水平。”中國化工網總經理孫德良不無驕傲地說。目前,中國化工網在杭州、北京、上海、濟南等地都設立了辦事處,公司員工總數超過200人,這個數字在網絡公司中隻有新浪、搜狐、網易等大型門戶網站才能與之比擬。

中國化工網是浙江行業網站中的領頭羊。在眾多行業網站中,中國化工網起步最早,業績也最為驕人。如今,他們已經擁有5000多家會員,成為不折不扣的化工企業網上之家。

同樣宣稱實現盈利的還有中國建材網、中國紡織網、中國服裝網、中國包裝網等公司。雖然有的網站盈利數目還不是很多,但在互聯網公司普遍虧損的背景下,這些網站已經顯示出非同一般的生命力。

事實上,這些網站盈利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孫德良告訴筆者,1997年,就在大多數人還不知道互聯網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中國化工網從幾個合夥人12萬元的資金起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做到了盈利。2000年年底,當互聯網熱潮開始消退、風險投資紛紛撤離的時候,浙江的幾大產業網站均實現了從200萬元到1000多萬元的淨盈餘。浙江行業網站的奇跡令其他互聯網同行們在驚歎之餘著實有些納悶。2002年年底,西子湖畔的網絡峰會上,當同樣在浙江經營BtoB行業網站的阿裏巴巴網CEO馬雲淡淡地說出“養活三四百號人不成問題、小日子過得不錯”的話時,在場的各網站掌門人的表情愕然,說不上是羨慕還是迷惑。

的確,網站盈利在很多人看來還很遙遠,浙江行業網站卻讓夢想變成了現實,他們憑的是什麼呢?搜狐首席執行官張朝陽有一句話很精彩,“知道了為什麼浙江的企業都非常好,會形成規模,就是因為這種務實精神”。他所指的企業應該包括網絡,而他所言“務實”精神落在網絡企業上,就是對網絡的態度。

不管是阿裏巴巴、中國化工網,還是中國紡織網、中國建材網,采用的都是BtoB的模式,服務對象是企業,除了阿裏巴巴,都缺乏BtoC和門戶網站那樣能抓住網民眼球的亮點,有些對普通網民來講甚至於“未曾聽說”。但這種模式的優點是能夠賺到錢,因為“企業有錢,隻要網站的服務能給企業帶來利潤,它會付出成本”。浙江行業網站的經營者把網絡當成了一種確確實實的生意。綜觀這些行業網站,收入來源有幾條,其中最主要的是會員收費和廣告。以中國化工網為例,每家會員第一年收費12000元,第二年起每年6000元,按照目前5000家會員計算,最保守的收入也在3000萬元以上,再加上頁麵上滿滿的廣告帶來的收入,盈利2000萬絕不是胡吹大氣。

“我們的網站就是為企業提供服務,企業得到了好處,自然就會付錢。”孫德良說。雖然他以“商業機密”為理由拒絕透露到底為企業提供了哪些服務,但是有兩個實例卻可以證實這種服務的魅力:德清市有家化工企業生產多種瀝青改性劑,年銷售額不足千萬元,上網後美國客商找上門來,3張定單就有540萬美元;中國輕紡城中的布商虞某,積壓的無紡布價值400多萬元,兩年中花了12萬元打廣告進行推銷,始終找不到買家,一上網,不日就被湖南一家路橋公司清倉。有了這樣的例子現身說法,企業哪裏還有不願支付這區區幾千元的呢?

盈利一方麵靠的是增加收入,另一方麵也要靠節約成本,浙江人的精明在此發揮得淋漓盡致。首先,相對北京、上海等地而言,浙江的薪酬水平相對較低,一個專業IT人才,在北京可能月薪上萬,而在杭州則隻需要幾千元,這讓浙江網站的人力成本大大降低了;其次,這些行業網站一開始就將用戶定位在企業上,沒有花費大量金錢用於做廣告、搞宣傳,“有些用風險投資堆起來的網站還必須拿出花錢的計劃來,錢花得慢了人家不認可,我們都是自己的錢,用起來特別小心。對於我們來說,自己的一元錢的價值與從風險投資那裏拿到的一元錢的價值是不一樣的。”一位網站老總這樣說。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的行業網站幾乎沒有吸收過風險投資,完全是靠自己一步步發展起來的,這在依靠投資推動的互聯網行業又是個異類。

“我們不想要風險投資,我們有能力自己做,而且,賺到的錢全部落在自己的口袋,有什麼不好?”中國紡織網的一位投資者這樣說。

不用借助風險投資就能發展出如此龐大的行業網站群體,恐怕也隻有在浙江可以做得到。因為浙江既有充足的民間資本,又有著敏銳的商業意識。當中國化工網於1997年在一座破爛的居民房裏誕生並且一躍成為中國行業網站的龍頭之後,賺錢效應很快讓精明的浙江人意識到,這是一條投資的好路子。於是,民營資本的熱情和效率催生了如今的浙江行業網站群。

例如,中國紡織網、中國醫藥網等網站其實同屬孫德良的投資。他在創辦中國化工網成功之後,深切感受到了行業網站的無窮潛力,因此又投資了數家“國”字頭的網站,目前,這些網站也開始盈利了。

除了民營資本的大力支持之外,行業網站紮堆浙江的另一重要原因在於,浙江有著發達的市場經濟基礎和行業背景,這為行業網站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事實上,最為成功的幾大行業網站幾乎都瞄準了浙江在全國的優勢行業,如化工、紡織、建材、化纖等等,在它們背後,是浙江發達的化工企業、年交易額達300億元的中國輕紡城、已成為全國小商品集散中心的義烏小商品城……在這些行業中,中小企業居多,民營企業為主,企業特別需要產銷信息的暢通,而行業網站的出現,為它們及時了解信息、開拓銷售渠道、降低交易成本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行業網站的聚集和成功是浙江現象的一部分,與整個浙江經濟一樣,成功的秘訣在於充分發揮了民營資本的理性和主動性。”孫德良這樣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