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善待工作:每個成功幸福的人都是在工作中尋找到最大的快樂的人 自言自語有助於身心健康(1 / 1)

七、善待工作:每個成功幸福的人都是在工作中尋找到最大的快樂的人 自言自語有助於身心健康

不要害怕被認為“腦筋有問題”。自言自語其實不是壞習慣,反而是安慰自己、讓自己心靈休息的好方法。

自言自語常見於許多精神病人,他們有的獨自講話,有的喃喃自語,有的宛若親友在旁滔滔不絕。因此,當我們發現某個人旁若無人地自言自語時,便認為他在發“神經”。殊不知,正是由於這種錯誤的認識而誤導了一種健康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實,自言自語在正常人中也存在,單純的自言自語不一定是病態,從某種意義上說,反而有利於身心健康。心理學家研究認為,自言自語是可以有效地發泄心中的不滿、鬱悶、憤怒及悲傷等不良情緒,有助於消除緊張,恢複心理平衡。當你憂慮重重時,若有機會聽聽自己的談話,不僅可以使你拓展思路,變換考慮問題的角度,還可以減少鑽牛角尖的機會。

自己和自己說話的方式和內容靈活多樣。從方式上說,可以念、唱、說、喊,也可以嘮叨和發牢騷;可以自問自答,也可以自我表述;可以扮演不同角色,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語氣和腔調。總之,堅持自言自語,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心理學家們認為“自言自語”有如下作用:

一、改善睡眠。冥思苦想和各種不良情緒可導致和加重睡眠障礙,自言自語可終止思慮,減輕消極情緒,從而達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二、保持鎮靜。自言自語的音調有一種使人鎮靜的作用,有一種安全感和人際交往的效應。

三、調整思緒。自我大聲對話,可以調整大腦中紊亂的思緒,尤其是在緊張、勞累時。

四、緩解矛盾。自言自語對一些個人問題可以較輕鬆地自我解決。就像對待朋友,澄清一起矛盾衝突,把問題擺到桌麵上來解決,各自發表見解,在說的過程中,各種錯誤的見解和解決問題的可能性一目了然,最後決定就比較容易了。

五、消除不良情緒。許多不良情緒如焦慮、擔心、緊張和憂慮,如果能講出來,壓在心中的石頭就會被搬掉,從而達到心理平衡。

六、改善社交能力。各種消極情緒會影響人的社交能力,使社交能力受損,質量下降。自言自語能疏泄不良情緒,使心理保持平衡,進而提高社交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總認為自己和自己說話是無意義的。德國的心理學家研究認為,“自言自語”是消除緊張的有效方法,有利於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