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善待工作:每個成功幸福的人都是在工作中尋找到最大的快樂的人 利用散步保持健康的體魄(1 / 1)

七、善待工作:每個成功幸福的人都是在工作中尋找到最大的快樂的人 利用散步保持健康的體魄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沒事常走路,不用進藥鋪”。散步可以活動筋骨,鍛煉肌肉,強健腿足,能使人心情恬靜,悠然自得,在動態中達到養神的功效。

唐朝的孫思邈,既是醫學家,又是養生家,活到百歲開外。93歲時,仍然“視聽不衰,神采甚茂”,即使到了晚年,還能從事著述,他的養生要訣之一,就是散步。

散步有助於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專家指出,健身型散步和普通的步行不同,慢走幾乎完全不使用肌肉,因此效果極小,要增進健康,走路步伐必須比平常大、速度快並且持續時間較長。

專家認為:散步是所有健身活動中堅持率最高的活動,並且受傷的風險也很低。要達到步行健身的目的,需要每分鍾步行90至120米速度,一天步行40分鍾至50分鍾,一周3天至4天,手臂盡量擺大,步伐長度要相當於身長的45%至50%。

散步健身,對各種年齡的人都適用,特別是對於年齡較大的腦力勞動者來說更有益。因為他們的身體條件較差,關節遲鈍不靈活,肌肉軟弱無力,采用這種有效、簡單、柔和、輕快的方式進行鍛煉,更相宜。

美國心髒病專家柏杜西曾認為:輕快的散步比慢跑有益處,而且不論屬於哪一階層的人都能做得到。運動醫學博士賴維說:“輕快的散步20分鍾,就可將脈搏的速率提高70%,效果正好與慢跑相同。”

散步時平穩而有節律地加快、加深呼吸,既能夠滿足肌肉運動時對氧供給的需要,又可以對呼吸係統機能加以鍛煉和提高。特別是膈肌活動的幅度增加,有類似氣功的妙用,可增強消化腺的功能,腹壁肌肉的運動,對胃腸起按摩作用,有助於食物消化和吸收,也可防治便秘。

散步對腦力勞動者尤其有益,因為輕快的步行可以緩和神經肌肉的緊張而收到鎮靜的效果。此外,散步還是打開智囊的鑰匙。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進行這項有益的運動呢?

一、散步速度。

快步:每分鍾約行120步左右。久久行之,能興奮大腦,振奮精神,使下肢矯健有力。但快步並不等於疾走,隻是比緩步的步履速度稍快點。

緩步:每分鍾約行70步左右。可使人穩定情緒,消除疲勞,亦有健脾胃、助消化之作用。這種方式的散步對於年老體弱者尤為適用。

逍遙步:是一種走走停停、快慢相間的散步,因其自由隨便,故稱之為逍遙步。對於病後需要康複者非常有益。

二、散步時間。

清晨散步:早晨起床後,或在庭院之中,或在林蔭大道等空氣清新,四周寧靜之地散步。但要注意氣候變化,適當增減衣服。

春月散步:春季的清晨進行散步是適應時令的最好養生法,因為春天是萬物爭榮的季節,人也應隨春生之勢而動。

食後散步:《老老恒言》裏說:“飯後食物停胃,必緩行數百步,散其氣以輸於脾,則磨胃而易腐化。”說明飯後散步能健脾消食,延年益壽。

三、散步要領。

散步前,全身自然放鬆,調勻呼吸,然後再從容散步。若身體拘束緊張,動作必僵滯而不協調,影響肌肉和關節的活動,達不到鍛煉的目的。

散步時,步履宜輕鬆,狀如閑庭信步,周身氣血方可調達平和、百脈流通。散步時宜從容和緩,不要匆忙,百事不思。這樣,悠閑的情緒、愉快的心情,不僅能提高散步的興趣,也是散步養生的一個重要方麵。

散步須注意循序漸近,量力而為,做到形勞而不倦,否則過勞耗氣傷形,達不到散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