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們原本可以活得更好 6、你的所作所為決定了你的人生(2 / 2)

盡管大家都知道節儉,但節儉絕不是人天生就有的。節儉是後天培養起來的行為習慣。節儉是一種自製。自製就是克製眼前的享樂並為未來打算。這就是節儉的內在意義。換句話說,節儉可以使欲望服從我們的理性、遠見以及謹慎。當我們懂得節儉的時候,節儉就會形成一種潛意識,然後告訴我們,一個人不但要為今天工作,更要為明天打算並準備,把積累下來的資本用於投資,以便未來之需。

愛德華·丁尼生說:“理性告訴人們要有先見之明,這是為未來做準備的明智之舉。” 愛德華·丁尼生是在告誡人們,人應該有先見之明,未來從不講情麵,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因此,為未來做好準備就是為自己將來美好的人生做準備。

歐根·波依圖在他的經典之作《西班牙和她的人民》裏描述了這樣一種情形:西班牙是一塊富饒的土地,但產出卻少得可憐。在瓜達基維爾河沿岸一帶,以前有12000個村莊,到現在,剩下不到800個村莊。不僅如此,這些村莊裏還有很多乞丐。在西班牙流行這樣一句諺語,“天空是美好的,大地是美好的,唯一糟糕的事情就是人們變得慵懶。”持久的工作或辛勤的勞動是西班牙人不能忍受的事情。這是什麼原因呢?唯有懶惰和自傲可以解釋。正是因為懶惰和自傲,讓他們不願意辛勤地勞動。一個西班牙人會因為工作而丟臉,卻不會因為乞討而臉紅。

如果我們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個社會就存在這樣兩種人,一種是節約的人,另一種是浪費的人。如果再分細致一點,則還有隻顧眼前和為未來打算的人,勤儉的人和揮霍的人。我們常常抱怨為什麼別人富裕,自己卻貧窮。實際上,那些通過勞動而致富又能勤儉節約的人,是因為他們懂得辛勤勞動,並在此基礎上開創其他的事業。又因為他們的節儉,使得資本被積累起來,這好比滾雪球,越滾越大。往往勤儉的人,他們極力發揮他們的勤勞和才智,把金錢用作開創幸福人生的啟動資金。反之,那些揮霍之人則隻會浪費,成為社會中的一顆毒瘤。他們花盡自己所有的收入,不為將來考慮。坐吃山空是對他們最好的評判。

我們說,人人都有巨大財寶,它是勞動與節儉的組合體。這兩樣東西,我們每個人都有,它與你的出身無關,與你的地位無關,與你的性別無關。隻要我們成為人,都擁有這樣的巨大財寶。郎費羅說過,“為了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我們爭分奪秒地建設;我們的今天和昨天,就是我們建成高樓大廈的材料。”卡萊爾也說,“並非我的擁有,而是我的所作所為造就了我的人生王國。”

所有的勞動都有益處,它使我們由貧窮變為富有。為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善待這份人人都擁有的巨大財寶,並將它們的作用發揮出來。唯有這樣,我們才會富有,人類才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