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你們既然一開始就知道他是刑辯律師,就該對他的口供多加提防,要知道,刑辯律師的工作就是戳你們的證據鏈。”嚴良幸災樂禍地看著趙鐵民。

他與大多數人一樣,一開始知道張超是通過新聞,當時他也認為警察刑訊逼供導致嫌犯先認罪,後在法庭上突然翻供。可當趙鐵民再三肯定警方從未對張超刑訊逼供時,他對案子產生了興趣,當趙鐵民又轉達了高棟的兩句話後,他很快答應參與調查。

趙鐵民撓著頭:“我找過分局,當時他們副局長特別叮囑刑警隊要對他的口供嚴加核實,可核實的結果沒看出問題。江陽被害當晚七點,區門口監控拍到張超車子開進來,可監控分辨率低,又是夜晚黑,看不清人臉,翻供後張超才那車子借給江陽了,所以車裏的人不是他,是江陽。他都承認殺人了,進入時間七點多和監控裏的車子時間也對上了,刑警隊當時怎麼可能想到車裏人不是他,哪能想到當時他人在異地,哪會去調出行住宿記錄?”

“他為什麼要坐地鐵去拋屍呢?地鐵要過安檢,拿著屍體過安檢嘛……”嚴良笑起來。

趙鐵民無奈道:“他當時理由很充分,殺人後一夜惶恐沒睡,第二決定拋屍來隱藏罪證。拋屍前,他喝了酒壯膽,這才想到現在開車是酒駕,萬一路上出點事故酒駕被抓,車子就會被拖走,後備箱裏的屍體要曝光。於是他拖著箱子打車,結果出租車在地鐵站附近被其他車追尾了,兩個司機發生爭執,他害怕之下,就拖著箱子逃進地鐵站。一夜沒睡加上醉酒狀態,他就糊裏糊塗去過安檢了。當時刑警找到了出租車,出租車司機證實了他的口供。而且他當時被抓時,確實已經處於醉酒狀態,包括地鐵站裏的胡言亂語也證實了這個情況。”嚴良點點頭:“這個借口合情合理,難怪當時警察沒有往遠處想。”趙鐵民歎氣道:“再往遠處想,也不會想到一個拋屍當眾被抓,回來後一口氣交代全部犯罪事實的人,而且各種人證物證都完全吻合,居然不是凶手,命案發生時不在杭市。”

嚴良笑著:“這樣的案子確實從沒有遇到過,刑警隊被他騙過去也情有可原。他現在翻供後,關於為什麼他口供他案發當晚七點去找江陽,跟監控拍到他車子七點進入區完全吻合,口供和事實如此巧合,他怎麼解釋?”

“他的解釋就是巧合。”趙鐵民很是無奈,“他咬定當時承認殺人,是因為受到一種公安給他的無形壓力,於是胡謅犯罪事實,吻合的地方都是巧合。”

嚴良翻開卷宗和口供比對了一番,微微皺起眉:“他明明那人在北京,與江陽隔了一千兩百公裏,可他的口供與一千兩百公裏外的這起命案存在多處巧合,這概率也太低了。你們能百分百肯定人不是他殺的嗎?”

“肯定啊,死者屍檢結果一目了然,是當晚被人用蠻力勒死的,必須要他人在現場才能勒死。可他有完完全全的不在場證明。”

“不過也肯定一點,就算江陽不是張超殺死的,張超也對整個案發過程了如指掌,要不然口供不會和證據這麼吻合,就像他就在旁邊看著別人勒死江陽的。”

趙鐵民攤開手:“我們也這麼認為,可是他翻供後,一直口供純屬巧合,我們拿他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