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喊著威武堂皇,一往無前。但自古以來,曆朝曆代,有誰能全身而退?
“為道門,為基業,犧牲何妨?”
忍受著反噬的痛苦,正陽道長神色堅毅。他自幼入青城學道,道心堅韌,不容動搖,早能漠然麵對生死病痛。
這番來長安,途徑五陵關,便是為第三頭豬而來。
三粒種子,三頭豬。前麵兩個,都是十多年的培養,知根知底,因而萬無一失。隻是第三個屬於半途看中,始終覺得有些飄忽。雖然不認為會出岔子,但事關重大,還是謹慎為好。
故而正陽道長決定親身來長安,隻等陳三郎金榜題名時,便會動手。而在此之前,自可在某處隱秘地方設置法壇,備齊事物,全力以赴。
京城不同揚州,藏龍臥虎,縱然是他進城,也得藏頭收尾,低調行事。
不管如何,隻要將第三頭豬宰殺,這艱苦的任務便完成了,告一段落。吸收三份資糧後,元哥舒名命氣堂皇,運數如虹,大事可成,但等下變幻。
前些時候,元哥舒有信來,主要是尋找紅鯉魚的事,至今沒有有價值的線索。
下紅鯉魚比比皆是,成千上萬,要想從中找出哪一條是龍女所化,等於人海茫茫找個人一般,大海撈針,千頭萬緒,相當困難。
正陽道長本想留在洞庭,等待機會,看能否打通龍城門路,收集到消息。可惜盤桓多日,始終不得其門而入。眼看將要過年,年後會試開考,他思慮過後,決定先來京城,解決陳三郎再。
當宰殺這最後一頭豬,元哥舒那邊氣數大成,不定就能覺察到龍女所在。
而施展最後一次秘術後,正陽道長也要回道門休養一段時日,然後再出山。到那時候,下肯定就不是這個下了。
想到那一層,道士嘴角彎出一抹冷冽的笑容。
“篤篤篤!”
敲門聲響,得到允許後,一個漢子端著數碟子進來。都是些菜蔬,有豆腐、白菜、蘿卜等。都清洗幹淨,切得整齊。
“真人,菜來了。”
漢子恭敬施禮,將菜蔬放下。
正陽道長點一點頭:“好的,你出去吧。”
“是。”
漢子躬身退了出去。
此處乃是魏家安排在五陵關的一枚釘子,作為拱衛京城長安的重鎮,關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所圖者,當然得事先埋好據點眼線。這些據點眼線,不僅在五陵關有,在長安亦有。
據正陽道長所知,別的州郡也是不甘落後,做了許多手腳。
對於這等手腳,正陽道長樂見其成。夏商王朝統治百年,雖然有大廈將傾的跡象,可根基還在,若隻得揚州一家發難,萬萬難以成事,必須群雄逐鹿,才能形成局麵。
道士舉起筷子,將蘿卜豆腐等物撥進鍋裏。不多久,煮好了,先夾一塊肉進嘴裏吃。
狗肉聞著撲鼻香,本該極其鮮美,可現在放在嘴裏吃著,竟味如爵蠟,毫無口感,體會不到其中滋味。
正陽道長神色不動,一塊塊吃著,吞咽進去。因為心裏明白,肉本身絕無問題,出問題的隻是他的味覺而已——這是遭受反噬的附帶後果之一。
這樣的狀況發生在普通人身上,簡直生不如死,但道士始終處之坦然。
第二,風雪還不見罷休。
正陽道長早早起來,穿戴完畢,又披上一件厚厚的道氅。院落中,漢子已喂飽烏雲踏雪,準備妥當。
“真人,五陵關謝將軍管治極嚴,不允許騎馬,的先幫你牽馬出關。
漢子道。
這個規矩,正陽道長也是知曉,點一點頭:“走吧。”
兩人慢慢步行出門,在街道上,道士顧盼間,見到盔甲鮮明,一隊隊兵伍冒著風雪巡邏,很是嚴謹。
“謝餘杯一代名將,盛名之下無虛士。可惜其對王朝忠心耿耿,絕無策反可能。那樣的話,日後此關定是個麻煩所在”
心裏想著,不多久,來到關外,翻身上馬,漢子自告辭回去了。
雙腿一夾馬肚子,烏雲踏雪撒開四蹄,順著平坦寬敞的官道奔赴京城長安。
從五陵關去長安,路程已不遠,換了以前,道士何必騎馬?隻不過他如今飽受機反噬之苦,不得不依靠馬匹趕路,從而節省法力元氣。
風雪長安路,烏雲踏雪,道士入京城!(未完待續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