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懾神過關,攜劍進門(1 / 2)

(感謝書友“sileˇ狐狸”“alvin49”“珠海阿龍”的慷慨打賞!)

這一日,是參考會試的舉子搬入內城,入住貢院周邊客棧的日子。大清早,進入內城的入口處,便彙聚著一位位士子,神色流露出興奮激動。

常言有道:長安好住,內城難進。

都京城乃子腳下,那麼內城可以直接便是子的腳了。裏麵所居所住,幾乎不見平民百姓,非富即貴,王親國戚,比比皆是。

內城,紫禁城,金鑾大殿。整個夏禹王朝權力的核心所在,更是下讀書人心目中的聖地,夢寐以求的地方。

內城隻開一個南門,門兩側,各有一扇門。平日裏,大門都是緊閉著的,隻開門進出。

今迎接舉子,正門打開,排列兩隊兵甲,全副武裝,手中各自把持一柄長槍,槍尖鋒寒。有風吹拂,掠起紅纓,更添殺伐之氣。

門外又有十多名專門官吏把關,負責檢驗舉子的路引文書,分毫不能有差池。至於舉子的隨從之類,一律禁止入內,隻能留在外城等待。

這些規矩,早就公文張貼,廣而告之。

當然,要是有舉子不想住進貢院安排的客棧,而留在外城,也是自由。不過對於下舉子,住在內城的機會何其難得,豈會錯過?十有**,都是趨之若鶩,隻怕比別人慢了半拍。

是以大清早的,舉子們便彙聚在內城大門外等待檢驗入城。

辰時過後,陳三郎與葉藕桐也來到門外,見著排著長長的隊伍,也不以為奇。

葉藕桐身邊跟著伴當阿楓和書童,他們卻是來送自家少爺的,隨後就得返回雲來客棧。

“道遠,自從那一晚文會,你那首《水調歌頭》已唱遍大街巷,不知多火紅……”

葉藕桐著,掩飾不住的羨慕。

對於名聲渴望,讀書人最為熱衷,都想自家作品能家喻戶曉,廣為傳誦。很多時候,這般渴望甚至超越對權力的追逐。

陳三郎一詞成名,頗為難得,其中少不得魚水園姑娘們的功勞。據那位曉妝花魁閱讀該詞後,就想來雲來客棧拜會陳三郎,大有自薦枕席的意思。隻不知道後來被誰勸住了,這才沒有成行。

這個事兒,前一陣子葉藕桐也眉飛色舞地和陳三郎提過,言語間很是可惜對方沒有來。瞧其模樣,大有想分一杯羹的意思。

陳三郎為之啞然,他卻多虧這花魁沒來。要是真來了,沒個安靜功夫,就得像上次在揚州考取舉人後,要搬遷住址才行。

名之所向,不無收獲。

陳三郎就感到腦海中的帛書蠢蠢欲動,無時不刻在吸納著氣息。隻是過於細微,難以分辨。

這段時日,葉藕桐應酬不少,交際廣闊,認識的人很多。此刻在排隊期間,不時地與人打著招呼。倒是名聲在外的陳三郎少人問津,也樂得不用寒暄,拱手做禮多了,累呢。

這番進入內城,檢驗之嚴格,幾可與鄉試有得一比,全身都要摸個遍。不過鄉試主要是防作弊,現在則是不準攜帶利器。路引文書要經過反複檢查,還突然間會詢問一些具體事宜,以核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