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把事情做對,更要把事情做好 7.日日反省,日日更新
反省是人類可貴的品質,隻有不斷地自我反省,才能不斷地進步。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與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說,我們每天都要對自己的言行和心理狀態進行多次的反省,是不是在盡心盡力地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真心誠意地在和別人交朋友?是不是溫習了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自私地隻考慮到自己的利益?
隻有在不斷地自我反省中,才能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從而隨時修正自己的言行,不斷取得進步。稻盛和夫每天都要進行自我反省,他說:“每天結束後,回顧這一天,進行自我反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今天有沒有讓人感到不愉快?待人是否親切?是否傲慢?有沒有卑怯的舉止?有沒有自私的言行?”他認為回顧自己在一天當中的行為,再對照做人的準則,確認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確,對完善自己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自己的言行中,如果有值得反省之處,即自己出現自滿、傲慢、怠慢、不周、過失這些錯誤言行的時候,就應該自我修正,加強自律,哪怕隻是一點點,也要改正。
常警示,就能分清善惡美醜;師賢達,才能明辨是非黑白。反省自己的言行,才能看清自己的得失,才不會因為隻看見成功而忽略了自己的失誤,從而避免自己迷失在已取得的成績裏。
天天反省是提升人格、磨礪心誌的最佳途徑。通過自省提高心性修養,能使心的本性排除層層幹擾和蒙蔽而體現出來;通過自省加強道德修養,能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常常自省,就能發現問題,精神修養也能得到提高,進而也容易發現解決問題的辦法;每天反省,就能降低我們犯錯誤的幾率與次數,最終能擁有美好的人生。
1995年,Inter浪潮方興未艾。麵對Inter的誘惑與挑戰,微軟公司的一位董事曾就公司的Inter策略問題征詢比爾·蓋茨的意見:“我們為什麼不多做一些與Inter相關的工作呢?”當時,比爾.蓋茨用近乎挪揄的口吻回答說:“這是一個多麼愚蠢的建議呀!Inter上的所有東西都是免費的,沒有人能賺到錢。”
但當比爾·蓋茨宣布微軟不會涉足Inter領域後,許多員工提出了尖銳的反對意見。不少員工直接發信給比爾說,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當比爾·蓋茨意識到自己的決定並沒有得到大多數人支持後,他花了大量時間重新認識和理解Inter產業,最終,他承認自己此前的決定是武斷和錯誤的。
為了扭轉公司的方向,比爾·蓋茨親自撰寫了《互聯網浪潮》這篇著名的文章。同時,他把許多優秀員工調到Inter部門,也因此取消和削減了許多與Inter無關的產品。那些曾經直言勸諫的員工不但沒有受到處分,而且還被委以重任,逐漸成為公司重要部門的管理者。結果,微軟公司很快成為了Inter領域的領跑者。
在瞬息萬變的軟件行業裏,自省的精神、直接的溝通、寬大的胸懷以及自我修正的魄力才可以臨危不亂——從這個意義上說,正是蓋茨的自我反省拯救了微軟公司。
世間人不管是誰,就算學問再大、職位再高,也不可能沒有缺點,不犯錯誤,百分之百永遠正確。自省,就是要經常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銳利的武器,開展積極的思想鬥爭,堅持真理,修正錯誤。自省是一種境界、一種態度,是對自身價值的真正肯定。自省是一種思想境界和覺悟的高度體現,也是人品人格自我提升的表現。
詹姆斯·埃倫說過:“如果你不會反省,你的內心將長滿雜草。”這是將自我反省比喻為對心靈的耕耘。詹姆斯·埃倫在他的《原因和結果的法則》一書中寫道:
出色的園藝師會翻耕庭園,除去雜草,播種美麗的花草,不斷培育。
如果我們想要一個美麗的人生,我們就要翻耕自己心靈的庭園,將不純的思想一掃而光,並將它培育下去。
詹姆斯·埃倫用雜草比喻我們內心深處一切不好的想法,出色的園藝師不僅要翻耕庭園,還要除去雜草。每個人都是自己心靈的園藝師,我們要翻耕自己心靈的庭園,就要通過天天反省,掃除心中的邪念,然後播種美麗的花草,讓清新、高尚的思想占領心靈的庭園。通過反省除去自己的邪惡之心,繼而培育自己的善良之心。
如何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品格高尚的人應該擁有怎樣的形象?我們應該帶著這樣的問題去描繪心中理想的自己,從而不斷地省察我們的言行,完善自身,以求達到這個理想形象的要求。隻有在人生實踐中不斷反省,我們才能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提高心性,成為一個高
一個人之所以能夠不斷地進步,是因為他能夠不斷地自我反省。正如零售行業的經營通過盤點就能知道銷售情況一樣,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盤點”自己的心靈,因為“盤點”心靈是接近真善美、遠離假惡醜的過程;“盤點”心靈,是堅持自我完善、走向成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