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終生學習,事半功倍好辦事 8.做個精通業務的高手
幹什麼事都要精通業務,成為行家。如何做到這一點,最根本的一點是虛心學習,博采眾長。
加入WTO後,競爭,尤其是熱門職業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各人都有自己的擇業目標,那麼,求職是否有捷徑呢?有,這就是精通業務和善於學習。
美國著名經營學者喬·馬拉斯和戴維·霍拉斯在《成功的奧秘》一書中講述了這樣兩個故事:有個南非的農場主,一心想發大財,於是,賣掉賴以為生的農場,離鄉背井去找鑽石。結果錢花光了,鑽石還未找到,淪為乞丐。可歎的是,那個買主就在他的舊農場裏找到了鑽石礦。正當買主大發鑽財的時候,老農場主在貧困交加中默默去世。
有個南美的寡居女農場主,做夢也想讓兒子成為礦物學家,賺大錢。她含辛茹苦地把兒子送進大學,獲得了學位。兒子畢業後,在一家石油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回家後,賣掉農場,把母親接到城市,去發展他的事業去了。可惜的是,新的農場主在他母親經常擠進擠出的一道狹窄石門旁,發現了兩道發亮的痕跡,於是找專家化驗,證實是金礦石,進而找人鑽 探,發現了一個大金礦,且是世界上最富金礦之一。
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人腳下有鑽石,身邊有黃金,卻身在寶中不識寶,硬是要離開本行,遠走高飛,去圖什麼大財,結果讓大好機會白白從眼皮底下溜走。
知名度較高的中外企業家,大多數是在本行獲得成功的。比如美國的全球首富比爾·蓋茨,微軟公司能雄霸天下,與蓋茨本人就是個軟件設計高手息息相關。再比如,美國的汽車大王福特,從第一眼看見路上行走的機械開始,發誓要發明代替人力的運輸工具,於是從機械廠學徒開始,17年如一日,與機械打交道,不斷摸索,改進,終於創造出當時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汽車,因而,自己也成為福特汽車公司的大老板。又如,香港的“藥材聖手”姚雲龍,開始在藥店當學徒,後來與師兄弟合開藥店,最後,自己獨開藥行,最終成為香港和台灣以及東南亞最有名的中藥行。再如,四川的劉延登,17歲那年,揣著9.2元錢到廣州闖天下,被一家機製磚瓦廠錄用。他一邊當苦力,一邊鑽研如何使產品出得好,出得快。由於他幹得出色,不久便成為工頭。繼而,他借錢承包了磚瓦廠,當年就賺了200萬元。以此為基礎,他進一步擴大經營,不到10年時間,他屬下的企業資產達到上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私營企業之一。這類事例,舉不勝舉。
為什麼精通本行容易獲得成功呢?
(1)容易贏得客戶的信任。
在生意場上,一個經銷者如果能對自己的商品了如指掌,不但能說出它的每一道工序及工錢,它的用料及價格,還 能說出它跟其他同類產品相比獨有的特點與優點,又能正確而熟練地回答客戶的質疑,那麼,隻要價格合理,客戶定會欣然向他訂貨的。為什麼?因為他在客戶心目中是一個行家裏手。 客戶自然地對他的商品建立起了信任感。相反,如果一個經銷者對自己所經銷的商品,一問三不知,對用料、工序和特性等說不出ABC,那麼,十有八九的客戶會搖頭。
(2)容易贏得屬下的擁戴。
經營實踐表明,一家企業要搞好,屬下員工真心擁戴領導,與領導同心協力,至為重要。而領導贏得屬下真心擁戴的最重要一著,是本身的業務精通,技術過硬。帕立得跨國公司的老板藍得,是一個尚未畢業就投身光學研究的人。他從獲得的光的偏極板專利開始,到發明立刻線等等,至今擁有240多項發明。他是國際上公認的光學權威。他在自己創辦的帕立得公司裏,從他的副手到司機,上上下下,無不對他非常尊敬,打心底竭誠擁護。因而,他的公司精誠團結,成就驚人。有專家統計,在30年代公司初期,買他的100美元股票,現在已經升值30多萬美元。
(3)在熟悉的本行做生意不易上當受騙。
生意場上,欺負生手是人人皆知的,而本行生意則可能少吃一些虧。有位先生原來在紡織係統工作的,前幾年隨著潮流下海弄潮,聽說做塑料原料生意很好賺錢,就掛起化工原料公司的牌子。第一次,他做國外進口原料,因為型號搞錯,貴進貴出,虧損10萬元。第二次,他進了走私貨,本想扳回第一次的老本,大大撈一把,誰知請內行的朋友一看,是假貨。他想追損失,但是,自稱台灣人的走私者,早巳攜款逃之天天。就這樣,他東拚西湊弄來的50萬元本錢,隻兩下就化為泡影。
所以,幹什麼事都要精通業務,成為行家。當然,說本行容易成功,關鍵在於一個“精”字。所謂“精”,就是對本行的技藝、事務都要精通,且要有過人之處,有獨到之處。如何做到這一點,最根本的一點是虛心學習,博采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