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終生學習,事半功倍好辦事 9.讀書可以提高個人素養(1 / 3)

第8章 終生學習,事半功倍好辦事 9.讀書可以提高個人素養

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使很多人變得浮躁,整天急急忙忙在生活中尋找自己的出路,很少有人能夠靜下心來讀讀書。人們離書越來越遠的時候,讀書就越來越成為了一件高雅和超然的事情。換了裝幀、變了價格的書出了書店,進入商店,漸漸地就成了購物者“品味”的象征;又有人學著流行歌曲的樣子,把新舊書目也列成“排行榜”,引導著讀者們認清書的時髦與落伍;還有些人雖然早已無心看書,但因確曾讀過些書,長久不讀又頗惶惶然,於是就專門辟出一個書房,置買些精裝書籍,也好落得個“書香滿室”的坦然。

中國人讀書曆來講究很多,過去的文人還會弄出些“淨手焚香”、“紅袖添香”的韻事來。那時候,讀書的確是一種很高貴的行為,不是三六九等都能隨意為之的,因此,書,成了文人們腳下的台階和手裏的招牌,書使他們總是能滿懷優越感地居高臨下。而“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樣的名言表麵上看似超脫,仔細想來也極具功利性,它給人的感覺是:讀書可以達到某種目的,或替代某種目的,而讀書的樂趣也正在於獲得了目的的變通。讀書是人生的一大樂趣,可是也有境界高低之分。

人的悟性不同,所達到的境界也不同。

第一境界:盡信書。剛開始的讀書人,覺得書裏講的都是對的。道理很簡單,白紙黑字在那裏,那還有假?不過這時的人,讀書是為了功利,為了前途讀書,書讀過用後就忘。這是讀書的最低境界。

第二境界:亂讀書。這時的讀書人,因為喜好而讀書,一看見書,就有讀的欲望,不管書的內容適合不適合自己,是書就讀,圍圇吞棗。讀的書積在肚子裏,消化不了,卻以讀書多而沾沾自喜。

第三境界:懷疑書。這時的讀書人讀的書精而專,有了自己的看法。開始了橫向比較,發現了書中的詆誤。開始覺得寫書人也不對,開始對書中的錯誤挑刺,每發現一處前人沒有發現的錯誤,就高興得睡不著覺。

第四境界:理解書。這時的讀書人,因為精研,理解了寫書人的心,不再吹毛求疵,將心比心,與作者有心心相印的默契,知道了立言的難處。

第五境界:不看書。這時的讀書人,對一切融會貫通,放眼書林,不過是那些話在換說法,看一切書,猶如晴空皓月。

其實讀書本身並未見得怎樣地超凡脫俗,所有的神秘與雅致都來自於字裏行間的精妙,而閱讀的行為,實在隻不過是一種習慣;至於讀什麼、怎麼讀,每個人則又各不相同。都說“需要是最好的老師”,我們總是挑那些離我們最近的和最感興趣的文字來讀,免不了的,在某一天就會感歎:“書到用時方恨少”。就像飲食營養不均衡會導致身體出問題一樣,閱讀時的偏頗和經曆的局限,也會使我們難以極目遠望。而世界則在一刻不停地,紛繁地變化著,我們從書上閱讀來的或許是最深刻、最重要的東西,但那些更鮮活、更靈動的部分轉瞬即逝,卻又是我們身邊不可錯過的風景。人類的曆史越漫長,需要閱讀的文字就越繁雜。在今天,除了紙上的文字,可以參看的還有網上信息、電視、電影等,它們不同於書,不同於閱讀,但卻極易形成習慣,而且,雖有浮躁之嫌,但的確能在最短時間內提供最大量的、最豐富的信息。

但讀書的習慣還是會存在於很多人的生活裏,學無止境也罷,附庸風雅也罷,這習慣總歸是有益無害的,隻是別用書作幌子,似乎沾點筆墨就可以脫胎換骨,甚至有些教女人美容的篇章裏也特別提到讀書,好像它比健身操和化妝品還要功效顯著,可以使女人們在青春長駐之外還可魅力永存。但這些作者卻都沒有提醒女人,閱讀不可能像化妝品和換衣服那樣,讓她們在瞬間變得光彩照人;而且在長年累月的閱讀之後,伴隨著品位與氣質或多或少的變化,更不可避免的可能將是眼鏡、眼袋和發澀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