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一代女皇的功過是非 2.大量啟用傑出人才(2 / 2)

通過建立一係列的人才選拔機製,武則天選拔了大量的治國理政和治軍能手。比如先前提到的姚元崇、宋璟、魏元忠、婁師德、徐有功、狄仁傑等人,都是名垂千古的一代名臣。在這裏,我們不妨給大家講一講婁師德和狄仁傑的故事。

婁師德是高宗朝的進士,當時,高宗熱衷於開邊拓土,婁師德學起了班超,投筆從戎,當武將去了,他東征西伐,攻契丹,打吐蕃,立下赫赫戰功。武則天朝,婁師德兩任宰相,政績可圈可點,是一個出將出相、位高權重的人。可這個人很有修養,恪守為臣之道,做人做事都很低調。他當宰相時,其弟到外地擔任刺史,婁師德對弟弟說:“我當宰相,你當刺史,咱們家這麼顯赫,多招人忌恨啊!人要是招人忌恨,日子就不好過了。”他囑咐弟弟,到了任上,千萬不要給他惹禍。弟弟當即保證絕不給哥哥惹禍,婁師德問他怎樣才能不惹禍呢?弟弟說:“要是有人往我臉上吐一口唾沫,我就把它擦了,絕不跟人爭吵!”婁師德聽了很不高興地說:“你看看,你這就是在給我惹禍。人家為什麼吐你臉上一口唾沫?這是因為他忌恨你,他忌恨你,才往你臉上吐唾沫發泄,你把它擦掉,就意味著沒有解他的恨,他還會更加恨你!”弟弟一聽,覺得有道理,問他該怎麼辦。婁師德說:“不要擦,對那個人笑臉相迎,等唾沫慢慢地幹。”這就是成語“唾麵自幹”的來曆。這說明婁師德這個人很能容忍,有容人之量。

不僅如此,婁師德還是一個善於推舉人才的人,而且推舉了人才還不讓被推舉人知道,不圖人家感恩戴德。比如狄仁傑是千古名臣,他當宰相就是婁師德推薦的,但狄仁傑並不知道。由於婁師德恪守容忍的處世哲學,狄仁傑老覺得他很窩囊,看不起他,還經常擠兌他,但婁師德從不與他計較。但武則天看不下去了,要為婁師德打抱不平。一天,她叫來狄仁傑,問他覺得婁師德這個人怎麼樣。狄仁傑說婁師德做個邊將還行,能儲備糧草,也能守住邊疆,別的我看沒有什麼。武則天又問他,覺得婁師德有沒有知人之明。狄仁傑說自己跟他共事這麼多年,沒有發現他有這方麵的本事。這時,武則天就不客氣了,說狄愛卿呀,你之所以能做宰相,恰恰是因為有婁師德的推薦,說完就把婁師德當年推薦狄仁傑的奏章拿出來,狄仁傑一看,臉色一下子緋紅。從此以後,他逢人就說婁公包容了我這麼多年,我卻渾然不知,我比婁公差遠了。可見,在武則天改朝換代、朝廷動蕩不安的情況下,婁師德一方麵能確保邊疆平安,一方麵能不計個人恩怨,努力向朝廷推薦人才,朝廷有這樣的君子,不正好說明武則天用人得當嗎?

婁師德推薦了狄仁傑,狄仁傑的表現也非常讓武則天滿意,他不僅機智、英勇、幹練,理政、問理刑名更是一把好手。他兩度拜相,加起來的時間不過三年多,但在武周一朝的名氣卻超過了任何一位宰相。他不僅政績顯赫,而且辦了兩件改變武周曆史發展進程的大事,一是勸武則天把被廢黜的唐中宗李顯(即李哲)召回洛陽;二是推薦了以張柬之為首的一大批宰相,不僅發動神龍政變的張柬之等人是他推薦的,後來唐玄宗朝的姚崇、宋璟等人,也是他推薦的,用當時人們的話說就是:“天下桃李,悉在公門。”

由於大批賢才走進朝廷,擔當重任,撐起了武周王朝的藍天,武周時期的社會經濟得以繼續發展,延續了太宗、高宗以來的盛世局麵,社會安定,國富民強,人民安居樂業,對外保持了天朝大國的赫赫威勢。武則天所提拔和儲備的這些人才,不僅營造了武周盛世,而且惠及中宗、睿宗、玄宗等朝。真可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發現、選拔、使用、儲備人才方麵,武則天在中國曆代皇帝中,堪稱首屈一指。

職場聖經語錄

“得士者昌,失勢者亡”,一切權力、經濟、科技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得士者得天下。武則天深知這個道理,在實施酷吏政治的同時,也沒有忘記人才對於國家的重要性。在她的國家裏,雖有破壞性的人才(酷吏),但那不是主流,更多的是建設性人才,在破壞與建設這個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中,武周王朝蒸蒸日上,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家富足,四海安寧。武則天享受著女皇的榮光,成就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