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瑟瑟,秋雨瀟瀟,又是八月。經過幾年的辛勤工作,李清照將趙明誠研究金石的遺稿一一校正謄錄,又作了些增補,全文用細宣工楷謄寫,全部竣工。這天下午,李清照親手在素絹封麵上恭楷寫下:《金石錄》(三十卷)宋秘閣修撰,知湖州事,東武趙明誠撰。寫完後叫丫環把酒和菜上好,文房四寶預備好,擺到院子裏菊花畦邊。李清照披了件外衣,把素箋用鎮紙壓著,端起酒杯,前塵往事,驀地升上心頭,她接過把三杯酒傾在地上,說道:“明誠,我們夫妻慘淡經營幾十年的金石書畫,一毀於戰火,再毀於盜寇,如今已所剩無幾了。今後,我活一日,便與這些書畫廝守一日,你就放心吧!也許,那些被毀的書畫,是你在冥冥中有知,斤斤愛惜,不肯讓它留在人間吧!如果是那樣,我也就心安了……。”然後回屋寫起《金石錄後序》來,在《金石錄後序》中她最後寫道: “嗚呼!餘自少陸機作賦之二年,至過蘧瑗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了,人得之,又胡足道!”寫完這篇後記,已是黃昏時分,她獨自倚著窗兒,恰見一群歸雁,掠過長空:一隻孤雁,遠遠尾隨在後。不多時,淅淅瀝瀝,又下起小雨來,無限孤寂、悲淒、痛楚,抑鬱之情從心頭湧出,她急步走向案前,奮筆疾書: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節,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國破家亡,淒苦漂泊,使李清照後期的創作風格發生了較大變化。尤其是她的詞,由清麗纏綿變為深沉悲壯。她深深地懷念故國,對南宋小朝廷不思抵抗隻知逃跑,給予了極大的諷喻。她在《烏江》這首詩中寫道:“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 ?
公元1132年,李清照移居臨安,在那裏過完了淒涼孤苦的晚年。但是她一直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一直堅持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公元1134年,她對《金石錄》做了最後的修改整理,寫下了著名的融敘事、抒情於一體的《金石錄後序》。她把書獻給朝廷,請求出版。大約在公元1155年或稍後,一代女詞人終於走完了她的人生之路。去世時,她大約七十多歲。李清照去世後不久,《金石錄》終於刻成問世;她的詞集《漱玉集》六卷和詩文集《李易安集》十二卷,也相繼問世。可惜,她的詩詞文集後來都散失了,今天能看到的《李清照集》,都是後人重新收集的,隻是她的作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