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篇 羅貫中(1 / 1)

金元篇 羅貫中

羅貫中(1330年~1400年),太原人,羅貫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戲曲家。曾參與反元鬥爭,明朝建立後,專心於文學創作,著有小說《三國演義》《隋唐誌傳》等,《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文不堪深,言不堪俗”,對後世文學創作有深遠的影響。

他根據曆史記載和民間故事,把魏、蜀、吳三國的興亡,寫成長篇曆史小說《三國演義》。書中塑造了一批膾炙人口的典型人物,羅貫中的創作才能是多方麵的。他寫過樂府隱語和戲曲,但以小說成就為主。關於他的小說,《西湖遊覽誌餘》稱他“編撰小說數十種”,又相傳他寫過《十七史演義》。今存署名羅貫中的作品,除《三國誌通俗演義》外,還有《隋唐誌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傳》和《三遂平妖傳》。這些作品中《三國誌通俗演義》的成就最高。全書以宏大的結構描繪了三國時期複雜的政治軍事鬥爭,起自黃巾起義,終於西晉統一。作品譴責了統治者的殘暴和醜惡,反映了動亂時代人民的痛苦和對清明政治、對仁君的向往,體現了鮮明的“擁劉反曹”傾向。《三國誌通俗演義》“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語言簡潔明快而又生動。它把曆史和文學自然結合,有現實的描繪,又充滿了浪漫主義的傳奇色彩。羅貫中《三國誌通俗演義》現存最早刊本為嘉靖本,最為流行的本子是清代毛綸、毛宗崗父子的修改本。除小說創作外,賈仲名《錄鬼簿續編》說他“樂府隱語,極為清新”。他現存戲曲作品有《趙太祖龍虎風雲會》雜劇。雜劇的基本思想和《三國誌通俗演義》類似,描寫君臣之間的親密關係,並希望通過“正三綱、謹五常”來結束奸雄爭霸造成的悲慘局麵。

大約在公元1385年~1388年間,羅貫中活了70歲,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裏盧陵逝世。

《三國演義》開創了曆史小說的先河。自羅貫中把三國曆史寫成小說以來,文人紛紛效法。各取中國曆史一段,寫成各種曆史小說。於是,在中國文學史上,曆史小說便蔚然成為一大潮流。明代比較有名的曆史小說,就有《東周列國誌》、《楊家將演義》、《說唐》、《精忠傳》等等。直到現在,中國幾千年的曆史,都已寫成了各種曆史小說。近幾年出版的《五千年演義》等,無不是羅貫中曆史演義的繼承和發展。

羅貫中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有特殊貢獻的作家。他所寫的小說很多,都是以亂世為題材,中國曆史上隻有七個分裂的時代,羅貫中就寫了其中三個,除《三國演義》外,相傳還有《隋唐誌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傳》和《三逐平妖傳》等著作,也曾參與了《水滸傳》的編纂、創作。他亦能詞曲,所作的雜劇,今所知者,有《宋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三種,後二種已佚去。羅貫中經曆了元末的社會大動亂,目睹現實的紛爭,對人民苦難深重的生活處境比較了解,對他們的理想追求也有所認識。他從事小說創作的動機,一方麵「無過於泄憤一時,取快四載」,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改變當時話本藝術中存在的弊端,為民眾,為說話藝人提供一個好的、方便的說話底本。他從社會的、文學的需要出發,對幾種在民間影響較大的話本小說材,進行了搜集、整理、充實等紮實的新創工作。羅貫中的作品,尤其是《三國演義》的出現,標誌著我國古代小說從話本階段向長篇章回體過渡的完成,揭開了我國小說發展曆史嶄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