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篇 曾國藩
曾國藩(1811~1872年)曾國藩,字伯函,號滌生。是中國曆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從湖南雙峰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書生入京赴考,中進士留京師後十年七遷,連升十級,37歲任禮部侍郎,官至二品。緊接著因母喪返鄉,恰逢太平天國巨瀾橫掃湘湖大地,他因勢在家鄉拉起了一支特別的民團湘軍,曆盡艱辛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為一等勇毅侯,成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後曆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官居一品,死後被諡“文正”。曾國藩所處的時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轉而為沒落、衰敗,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動蕩年代,由於曾國藩等人的力挽狂瀾,一度出現“同治中興”的局麵,曾國藩正是這一過渡時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麵產生了令人注目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僅作用於當時,而且一直延至今日。從而使之成為近代中國最顯赫和最有爭議的曆史人物。
1811年出生於湖南省雙峰縣井字鎮荷葉塘的一個豪門地主家庭。祖輩以農為主,生活較為寬裕。祖父曾玉屏雖少文化,但閱曆豐富;父親曾麟書身為塾師秀才,滿腹經綸,作為長子長孫的曾國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輩的愛撫,他們望子成龍心切,便早早地對曾國藩進行封建倫理教育了。曾國藩6歲時入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時能讀周禮,史記文選,並參加長沙的童子試,成績俱佳列為優等,可見他自幼天資聰明,勤奮好學。至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並與歐陽滄溟之女成婚,踏上了人生的一大台階。曾國藩剛28歲便考中了進士,從此之後,他一步一階的踏上仕途之路,並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力門生。在京十多年間,他先後任翰林院庶吉士,累遷侍讀,侍講學士,文淵閣直閣事,內閣學士,稽察中書科事務,禮部侍郎及暑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職,曾國藩就是沿著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遷到二品官位。從文才上看,曾國藩的仕途暢通是與他好學有關,他學習孜孜不倦,苦讀日夜不息,尤其在京參加朝考進入庶常館學習後,“日以讀書為業”。勤於求救,不恥下問,博覽曆史,重視理學,還讀了大量的詩詞古文,才華橫溢,滿腹經綸。官吏中如此勤奮好學者實不多見。由於他博覽群書,涉獵文獻,故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獨特觀點:如要統治者“內聖外王”,要自如地運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他推崇程朱理學,認為程朱理學正統於孔孟之道,後君臣應以習之。尤其他曾主張或奏明皇上,提出治理天下之辦法,涉及吏治與廉潔,選材與用材,物質與財用,兵力與兵法等。他應詔陳述政治主張說:“今日所當講求者,惟在用人,人才不乏,欲作用而激揚之,則賴皇上之妙用,有轉移之道,有培養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廢。臣觀今日京官辦事通病有二,曰退縮,曰瑣屑。外官辦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顢頇。習俗相沿,但求苟安,無過不肯振作起來,將一遇困難,國家必有乏才之患。”要想使官員振作起來,又須皇上以身作則。他從理論乃至實踐上都極力標榜封建倫理道德,來維護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從武將上說,他本不具備先決條件,然而正是由於他的步步青雲,得到了皇上與同僚們的青睞,他感皇恩,謝皇意,甘為保主子盡心盡力,表現在為建湘軍嘔心嚦血,精心操勞練出了一支戰鬥力賽過綠營的正規軍,為鎮壓太平天國立下了赫赫戰功,為清王朝西拚東殺,征戰畢生,直至卒死在兩江總督的寶座上。
曾國藩作為近代著名的在政治家,對“乾嘉盛世”後清王朝的腐敗衰落,洞若觀火,他說:“國貧不足患,惟民心渙散,則為患甚大。”對於“士大夫習於憂容苟安”,“昌為一種不白不黑、不痛不庠之風”,“痛恨次骨”。他認為,“吏治之壞,由於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誠為探源之論”。基於此,曾國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時需用德器兼備之人,要倡廉正之風,行禮治之仁政,反對暴政、擾民,對於那些貪贓枉法、漁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嚴懲。至於關係國運民生的財政經濟,曾國藩認為,理財之道,全在酌盈劑虛,腳踏實地,潔已奉公,“漸求整頓,不在於求取速效”。曾國藩將農業提到國家經濟中基礎性的戰略地位,他認為,“民生以穡事為先,國計以豐年為瑞”。他要求“今日之州縣,以重農為第一要務”。受兩次鴉片戰爭的衝擊,曾國藩對中西邦交有自已的看法,一方麵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國,認為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並反對借師助剿,以“借助外國為深愧”;另一方麵又不盲目排外,主張向西方學習其先進的科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