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對美國說“不”!
美國在製定國家對外戰略和軍事戰略時,一直唯我獨尊、唯我獨大,在優勢軍力的支持下,這種扭曲心態日益膨脹。美國在關注的戰略利益、國際問題的同時,也要求其它國家配合選邊策應,否則就是與美國做對或為敵。“9·11”恐怖襲擊發生後,美國以受恐怖主義危害為由對阿富汗、伊拉克大打出手,與西方盟友結成“反恐同盟”的同時,還要求巴基斯坦等國給予支持和策應。2011年,美國突擊隊在不打招呼的情況下侵犯巴基斯坦主權擊斃拉登,終於完成了“反恐心願”。隨著美國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上撤軍,美國兵鋒一轉又要重返亞洲,並將矛頭直指中國。
對於美國的囂張氣焰,一向以民主自居的西方政客和媒體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其他對美國行為不滿的國家也自以為弱小噤若寒蟬。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國相抗衡的,恐怕隻有中國和俄羅斯了。
俄羅斯沒有含糊,多次發聲,指責美國的倒行逆施行為。當美國鎮壓國內民主運動時,俄羅斯提出異議,指責美國的行為違反了人權。在利比亞問題上,俄羅斯多次發聲,劍指美國。俄羅斯反對美國在歐洲布置反導係統,並威脅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建立針對美國的反導係統。在敘利亞和伊朗問題上,俄羅斯更是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場。俄羅斯的軍艦和航空母艦開往敘利亞,總理普京對伊朗的訪問,都在向世界特別是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表明:俄羅斯反對西方國家對這兩個國家動武。
世界上還有兩個國家並不具備和美國相抗衡的,但他們卻經常出人意表地抗衡了,這就是委內瑞拉和伊朗。同樣能對美國說“不”的還有古巴、朝鮮等。不久前,伊朗總統內瑞拉訪問委內瑞拉就是一個顯例。2012年1月9日,正在美國“後院”委內瑞拉訪問的伊朗總統內賈德與委總統查韋斯會麵,兩人互相讚美,大秀友誼,並不斷拿美國“開涮”。內賈德說:“盡管那些傲慢的人不希望我們在一起,但是我們卻會永遠團結。”內賈德所言的“傲慢的人”,正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查韋斯則回應道,“帝國主義者的瘋狂以一種前所未見的方式發泄出來。”在查韋斯的語境裏,“帝國主義者”也直指美國等強權國家。“查韋斯總統是反帝戰爭的大贏家。”內賈德說;而查韋斯則稱內賈德代表了反對霸權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正確道路”。作為中東地區與拉美地區兩大“反美”、油氣資源豐富的國家,伊朗和委內瑞拉素來關係密切。在內賈德抵達委內瑞拉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曾敦促拉美國家,不要和伊朗走得太近。但拉美另一個國家——厄瓜多爾外交部長帕提諾公開力挺伊朗:“我們不接受美國的製裁……我們是一個主權國家,我們沒有這樣一個愛打人的爹。美國應該製裁那些在德黑蘭的美國企業,諸如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c165]
但和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相比,中國的表現卻多少讓人失望。中國清楚美國一直視中國為對手,中國更知道美國反華、遏華策略不會改變,但中國對美國卻一直無法強硬起來。回顧曆史,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美國對中國的態度,隻要有機可乘,美國就不會放棄攻擊和分化中國的機會,西藏問題,新疆問題,中國人權,中國民運人士,等等,都是美國借機攻擊中國的把柄和機會。反觀中國,卻很少指責美國,除了在美國的攻擊下像一個怨婦一樣不斷進行辯解外,也很少看到中國像俄羅斯總理普京、向伊朗總統內賈德、像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那樣旗幟鮮明地反美。美國鎮壓國內民主運動,中國卻無動於衷;在利比亞問題上,中國唯唯諾諾,見風使舵;在所有關係到中國國家核心利益(南海、東海以及台灣問題上),中國溫讓恭儉讓,以致坐失了解決類似南海的最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