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對山姆大叔的建言 正視中國崛起的現實(3 / 3)

會議的一個基本共識是:中國崛起是一個基本的不可否認的事實。這是經濟學家給與會者的一個最主要的信息,也被會議主持人稱之為經濟學新自由派的觀點。經濟學家用數據表明,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外商投資額全球第二,貿易額第三。經濟強大的中國正在崛起,正在為世界作出前所未有的貢獻。中國崛起的另一麵,我們看到:日本、韓國的工業品,越南、印度的農產品,新西蘭、澳大利亞的畜牧業產品,中亞的石油,南亞的礦藏,東盟各國的原材料,各種產品都能夠在中國找到市場,從而帶動了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和就業。

就在華盛頓圈會議召開之際,美國《新聞周刊》以“中國世紀”(china's century)為總題,用了21個版麵對中國進行密集報道,從政治、經濟、商業、教育、電影等多個角度解讀當今中國,其中,封麵文章——“新力量崛起於東方”是這樣正視“中國崛起”這一事實:[c192]:

“美國人讚賞美麗,但他們更癡迷於巨大。想想大峽穀、加州紅杉、迪斯尼樂園、SUV、美軍、通用電氣、雙層吉士漢堡和大杯拿鐵咖啡。如今,每個商人都看到了炫目得讓人暈倒的中國統計數據: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鋼鐵和水泥生產國,第二大能源消費國。過去15年,中國向美國的出口增長了1600%,而美國向中國的出口增長了415%。

最驚人的增長樣板是上海。20年前,上海浦東還是未開發鄉間;如今這裏已成為上海的金融區,有8個倫敦金融區大,實際上隻比整個芝加哥市略小一點。星巴克的CEO舒爾茲早在8年前就說過,3年後在中國的星巴克咖啡廳的數量超過美國;如今他的預言早已成為現實。

在工業革命最高峰,英國被稱為“世界工場”;如今,這一稱號無疑屬於中國莫屬。中國生產全世界2/3的複印機、微波爐、DVD機和鞋子,還有幾乎全部的玩具。

要了解中國是如何控製低成本製造,隻要看一看沃爾瑪。這家美國、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司以傳奇性效率為消費者提供了世界上價格最低的商品。沃爾瑪使用技術、管理創新模式來實現其目標,但它成功的最一個重要原因還是在中國製造。如今,沃爾瑪從中國采購了180億美元的產品,在沃爾瑪6000個供應商中,5000個都來自於同一個國家——中國。”

過去400年裏全球曾經發生過兩次力量大轉移。17世紀的歐洲崛起是世界上最富強、最活躍和最有野心的一次。19世紀末美國的崛起取代了歐洲,成為全球經濟和政治的決定性力量。幾個世紀以來,世界一直是西方國家角力的舞台。而今,中國(也許還有印度)的崛起,加上日本的砝碼,代表著全球力量的第三次轉移——亞洲崛起。

全球媒體紛紛就中國經濟發展對世界影響發表評論,認為中國崛起在改變著全球經濟政治秩序。它所帶來的變化,其程度將不亞於工業革命或隨後美國崛起所帶來的變化。如果沒有中國,已無法奢談今天世界經濟的繁榮。

摩根·士丹利公司的一份報告稱,在過去10年裏,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為美國消費者節省了6000億美元,而為生產商節省的開支則更多。

英國《經濟學家》稱:“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後引起的世界金融大海嘯,主要是來自中國的強勁增長將世界經濟拉出了衰退的泥潭。”[c193]

中國現今已成為世界上贏得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它擁有世界當之無愧的第一大規模的外彙儲備。美國貿易赤字總額中有1/4是來自對華貿易。中國還擁有對歐盟貿易順差。這種高度融入全球生產鏈的勢頭,將有助於消除貿易夥伴的不安。中國廉價供給給全球帶來的巨大利益是非常明顯的。

當亞洲開發銀行行長千野忠男披露該行對亞洲經濟的預測時,他將亞洲繁榮景象歸因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千野忠男對中國的評價是:亞洲地緣政治實力正在發生重大變革的又一證據。在幾年時間內,中國一躍成為該地區一個經濟強國和一支越來越強大的政治力量,而美國一度在該地區具有無與倫比的實力。中國的崛起,連同她對亞洲經濟一體化所起的促進作用,在這個地區喚醒了一種共命運的感覺。[c194]

世界對中國崛起認識的改變是實實在在的,難道山姆大叔不需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