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烏孫大興土木,由王室出錢雇傭子民修建倉庫,雇傭金全部按照高價格來算。先前因為戰爭而造成的勞民傷財就在這國政工程中慢慢平穩了下來,大家有了固定的盈收,寬鬆的營生,保證吃穿的資金,民力也在這項工程中逐漸恢複了過來。
待烏孫的倉庫修建好以後,大漢以貨物定金的名義向烏孫輸送了一大筆金銀,用來在烏孫收購西域各國的特產。
就這樣,烏孫周邊的姑墨、大宛等國紛紛將自己的特產送到了烏孫的倉庫中。大宛的牧民們更是牽來了自己飼養的汗血寶馬!
這汗血寶馬極其貴重,而且生性嬌氣不好喂養,隻有在大宛才有最純種的汗血寶馬。大漢垂涎大宛的汗血寶馬已久,但是因為大漢與大宛之間路途遙遠,汗血寶馬的運送難如上天,往往十匹馬從大宛出發到達大漢時便已折損至一兩匹。而草原上的牧民以馬為伴,自然是不願意做這樣虧損巨大的事的。
大漢的武帝年輕時還曾為了獲得汗血寶馬而不惜跨越沙漠,揮師大宛。
然而如今,這一切都不一樣了。大宛的牧民們隻需要將馬牽到烏孫,便能以很高的價格售出,而後,這些具有尊貴血統的汗血寶馬便能隨著解憂先前在這條路上建立的倉庫和驛站一路舒舒服服的到達長安。
而康居王也履行承諾,將康居從大秦和天竺等國采購的物資運送到了烏孫的倉庫中。停留在烏孫驛站中的大漢商隊再次將這些貨物一路運回大漢,沿路根據路程距離的遠近按照不同的價格向姑墨、莎車、樓蘭等國的倉庫中放貨售賣。最後運送回大漢的貨物,大漢官府隻收取先前支付的本金和一些契稅,其餘的盈利全部歸烏孫所得。
這一樁生意做了足足一年多的時間,但著實做的非常漂亮。不僅僅涵蓋了這條商路上的西域諸國,更是為烏孫以及西域諸國賺取了相當大的利潤。
“貿易的結果是讓各國的情況都變得越來越好,參與這場貿易中的任何一方都是獲利方,都不會吃虧的。”
軍須靡還記得,這是解憂在說服軍須靡同意與康居進行貿易時所說的話。當時軍須靡並不懂解憂這句話的意思。這做生意有賺就有賠,怎麼能是雙方都獲利呢?而且還是這麼多方都獲利呢?
而今,軍須靡依舊沒有辦法合理解釋這句話,但是眼前的事實讓他知道,解憂這句話是完全正確的。
因此,烏孫也不得不將貿易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國策來對待。
待這所有的鋪墊都做完,解憂盤算著,她也該回烏孫了。
她已經在這個大漢邊境的小土屋住了一年多了呢,有些還沒做完的事情是時候去把它做完了,而有些還沒算完的賬,也是時候好好算一算了。
如果您覺得《解憂傳:嫁個藩王弄江山》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37/37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