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文化是靈魂:企業文化會讓管理事半功倍 要從科學管理到文化管理(2 / 3)

文化管理是企業的高級管理,它超越了科學管理機械式的理性,但吸收其合理性成分,又融合了經驗管理的長處,上升為管理學藝術,使企業管理真正實現了科學性和藝術性的有機結合。但在實行文化管理的時候,也要切記不能片麵強調文化的重要性,也不能“純管理”,必須文化與管理、理性與藝術性雙管齊下。企業文化歸根到底是為了提升企業管理。

隨著曆史的向前發展,以往那種以科學管理為核心的管理模式逐漸被文化管理所替代,文化管理必將取代科學管理,成為企業發展最適用的管理模式。

學習要點:

伴隨企業以及企業文化的向前發展,企業管理的核心也隨之轉變,逐漸形成一個由科學管理向文化管理轉變的過程。

文化管理超越了科學管理,是企業管理的第二次飛躍,它吸收了科學管理的合理性成分,又融合了經驗管理的長處,使企業管理真正實現了科學性和藝術性的融合,是最適合企業發展的管理模式。

走出企業文化的誤區

企業文化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有效管理工具,是記在員工心裏,而不是簡單地讀在嘴邊。很多企業都認識到了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卻沒有讓企業文化發揮內在作用。在塑造企業文化方麵,大多數企業的認識還不到位,存在很多誤區。

“文化”正逐漸成為企業管理的一股重要力量,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越來越受到企業管理者的重視,不少企業開始了“以文化管企業”的實踐。但是,很多企業在文化建設方麵存在著認識誤區。

1.認為企業文化就是全員文化

企業文化最終應成為被全體員工共同接受和遵守的價值理念、行為機製和行為模式。然而,對企業文化的形成起決定性作用的並非全體員工,而是企業的核心領導人。可以說,企業文化便是企業家的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背後總有一位或幾位優秀的企業領導人。

柳傳誌、張瑞敏、王石、李東生在各自的行業被看做是教父級人物,聯想、海爾、萬科、TCL的企業文化都被深深刻上各自領導人的印記。柳傳誌的“拐彎理論”、“屋體理論”等成為聯想文化的精髓;張瑞敏的“球體爬坡論”、“出海理論”、“賽馬機製”等哲理性思考成為海爾獨具特色的經營管理文化;王石的職業經理人理念造就了萬科令業界矚目的職業經理人文化;李東生的“大道無術”成為TCL不事張揚之中節節取勝的法寶。

大量的案例告訴我們,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和行為模式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核心領導人的價值理念和行為模式,而且企業文化的形成是由核心領導人向核心管理層、中堅力量、普通員工逐層推進的。

2.將企業文化孤立於戰略、組織、團隊之外

一個公司由優秀到偉大,其核心競爭力最重要的組成要素便是企業文化,而使企業文化能有效發揮價值的關鍵在於企業戰略、組織、團隊的有效支持。聯想集團總裁柳傳誌將管理的核心要素歸納為“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

成功的企業無不是戰略、組織、團隊、文化四個要素的有機融合與互動。其中,文化是企業價值的核心和理念精髓,是製定企業戰略、構建企業架構、指導團隊建設的理念基礎。文化必須落地,而文化落地需要一整套的戰略和製度支持,需要被團隊真正地理解、接受、認同和實踐。戰略、組織、團隊、文化形成企業的四個支點,它們構建起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而且相互之間必須相互適應、相互匹配。孤立地談論企業文化,離開戰略、組織、團隊三個支點的有效支持與協同,文化隻能成為空中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