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危機管理:怎樣才能有效地應對突發危機 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2 / 2)

5.依據潛在危機擬訂危機管理計劃

針對每一個對象群可能引發的每一種潛在危機,擬訂不同的計劃,提煉為一本《危機處理手冊》。當然,手冊中所有指導方案都應在法律範圍之內,並有相當的運作彈性。新加坡的一家觀光飯店曾研擬了160種不同的危機狀況,而最後編輯出來的危機處理手冊更達400頁之多。

6.將擬訂的計劃付諸實踐

即針對不同危機爆發的情況進行不定期模擬訓練。企業是否能真正具有快速危機處理的能力,實踐是最好的試金石。成熟的企業之所以能有良好的危機處理能力,與其平時進行的危機模擬訓練是分不開的。逼真的演練可以測試和檢驗所擬訂的危機處理計劃是否可行。

7.注意為處理危機廣結善緣

在分析完各種可能帶來危機的環節和對象後,管理者可能已經發現誰會是你的潛在敵人,你需要什麼樣的朋友和後盾。所以,分析出特定對象群之後,就應該開始和他們建立關係。把握時機,從現在就開始廣結善緣。這些單位包括政府、司法機構、新聞媒體、同行、相關科研機構、銀行、保險公司、醫院等。

8.做好危機傳播方案,控製不利報道可能引發的風險

首先,確定公司的發言人(包括總裁)接受過專業訓練。發言人必須有在任何情況下與任何媒體打交道的心理準備,因此他們必須接受訓練,了解媒體的運作和屬性。

其次,正確地對待和利用媒體。公關專家帕金森認為,危機中傳播失誤所造成的真空,會很快被顛倒黑白、胡說八道的流言所占據,“無可奉告”的答複尤其會產生此類問題。因此,有效的傳播管理也是對危機進行有效管理的基礎。

企業建立各種未雨綢繆的措施,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體現的不僅僅是管理者經營理念的完善,更是企業對自身奮鬥成果的一種應盡責任。聰明的管理者總會在春風得意的時候,也不忘備足過冬的棉衣,防患於未然。拿一個比喻來形容,居安思危的措施如同守著金幣的保險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在現實中依然存在一些企業預防措施空白的現象,一旦危機來臨,企業管理者又疲於應對,結果給企業造成了重大損失。

學習要點:

預防危機重於處理危機。

企業管理者必須具備危機意識,建立科學周全的防範措施。

理解企業管理者防患於未然的幾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