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危機管理:怎樣才能有效地應對突發危機 必須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
企業不管遭遇什麼樣的危機,都會打亂日常的管理計劃。企業管理者如果沒有很好的應變能力,不能對現實情況進行合理調整,將危機理論硬搬硬套,不但無用,反而會壞了大事。
良好的應變能力是優秀企業管理者的重要特質之一。一旦企業遭遇危機,麵對各種不利的局麵,不同的管理者會有不同的表現,有的可能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有的可能會直接借鑒曆史案例;有的則可能照搬預定的危機管理方案而不考慮實際情況。但最後的效果可能打折或者更不樂觀。危機事件的處理是嚴肅的管理問題,管理者作為企業運營的中心,更要注重實際問題實際分析。現實社會中,一切都處在變的狀態下,管理者更要學會以“變”應“萬變”。管理者具備良好的應變素質,不僅是個人領導魅力的體現,而且會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
麥考梅克公司是美國一家企業,由W.麥考梅克先生創辦。W.麥考梅克先生個性豪放、重義氣,公司成立之初,發展速度很快,但是後來,業績下降。他吸取很多大型公司裁員減薪的經驗,企圖使公司重獲生機,然而努力失敗,企業麵臨破產倒閉的嚴重情形。
W.麥考梅克先生不久因病去世,由C.麥考梅克擔當總裁。新總裁下定決心使企業重振雄風,他深入研究後發現,公司之所以陷入危機,是因為員工缺乏積極性,他們對公司的前途缺乏信心,他們認為無論自己如何努力,公司也是要破產的。這種失敗感被裁員減薪的做法所強化。C.麥考梅克認為當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讓員工振作起來,為自己和公司的前途奮鬥。
於是,他向全體員工宣布:自本月起,每位員工的薪金都增加10%,並且縮短工時。這個決定讓員工覺得既驚喜又不可思議。新總裁解釋道,現在公司的生死存亡都落到諸位肩上了,希望大家協力渡過難關。一年後,公司扭虧為盈,成為國際有名的大公司。
在危機麵前,從容鎮定,認清形勢,是一個管理者應具備的基本品質。認清形勢,才能做出正確的計劃和應變措施,這對接下來的情形逆轉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良好的應變能力包括:
1.敏銳的洞察能力
正確地發現和提出問題,是成功解決問題的一半。管理者要擁有高於常人的洞察力,見別人之未見。
2.敏捷的反應能力
敏捷的反應能力是指人在思維過程中,當機立斷和及時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是應變的基本功。敏捷反應不僅講時間,也講適時和時機。多數情況下,問題的解決不隻由速度決定,“適時”和“時機”也有著更重要的意義。
3.準確的判斷能力
準確的判斷能力是應變能力的基礎,需要管理者掌握大量的信息、豐富的知識積累,在準確理解問題的基礎上,把握事件發展的趨勢。
4.科學的思維能力
科學的思維能力是指管理者運用現代科學思維方法和手段,正確認識管理活動的特點和規律,形成科學的管理決策,合理高效地實現管理目標的過程。
5.超強的決斷能力
優柔寡斷、患得患失、瞻前顧後、舉棋不定這些都會導致決策的失誤,超前的決斷能力意味著杜絕這些現象的發生。
6.巧妙地用“勢”能力
順應時勢,就是依據客觀情況的發展和變化,順乎客觀規律和時代的發展趨勢。管理者要認清現實中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明確企業位置、機會和威脅等要素,順勢導利。
7.超常的鎮定能力
管理者的臨危不驚來自其良好的心理品質,如果在緊要關頭驚慌失措,那麼理智的思考、正確的判斷和合理的布施將無法進行。
通常,企業管理者的應變能力可以通過以下途徑獲得:
(1)學習應變的各種方法和技巧,並根據問題、情況的不同,靈活運用應變方法和技巧。
(2)提高自身素質。包括社會適應能力、社會認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素質好,應變能力才會強。知識淵博、經驗豐富、智慧過人,才能對突發事件做出迅速而靈敏的反應,妥善處理事件。
(3)勇於實踐。對管理者來說,隻有擁有應變能力,才能妥善處理危機。應變能力的獲得,不會一蹴而就。這需要管理者重視日常經驗的學習和累積,勤於修煉,隻有這樣的管理者才能讓麵臨危難的企業轉危為安。
學習要點:
應變能力是影響危機處理的一個重要的因素,也是管理者必須擁有的重要素質之一。
良好的應變能力包括七個方麵。
提高企業管理者應變能力的方法:學習各種應變技巧並靈活運用;從社會適應能力、社會認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三個方麵提高管理者素質;勇於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