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克拉克把自己的發現和大膽想法在雜誌上發表後,引起一位日本醫生的注意。這位叫內藤良一的醫生得知氟化碳溶液有溶解氧氣和釋放二氧化碳氣體的功能時,立刻開始人造血的研究。他從許多氟碳化合物中篩選出一種對人體沒有害處的氟碳化合物,這種氟碳化合物能像紅血球一樣輸送氧氣,並攜帶二氧化碳從肺部排出體外,為保險起見,他先用這種人造血注射到自己的血管內,進行試驗,結果沒有感到有什麼不適的反應。湊巧有一位60多歲的老人得了嚴重的胃潰瘍,造成胃大量出血,危及生命。這位病人因血型特別,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血源給他輸血。當時,為這位老人主治的醫生正好是內藤良一。為了挽救老人,他擔著風險把自己研製的氟碳化合物作為血液的代用品輸入病人體內。當l000毫升人造血輸入到老人的血管中後,老人擺脫了死神而絕處逢生。

這一天是1979年3月4日。

1977年,日本佳能公司的研究人員,在一次實驗中偶然發現一個現象:灼熱的烙鐵頭使墨水從注射針頭中噴射出來。在此啟發下,舉世矚目的BJ(氣泡噴墨)這種高速、高質量噴墨打印技術誕生了,而後,佳能又跨越過種種技術障礙,於1981年推出世界首台氣泡噴墨打印機。

李比希是德國著名的化學家,19世紀前半葉,他曾到英國考察。

有一天,他去參觀“柏林藍”顏料的生產過程。

一位工人告訴他,在製作這種顏料時,必須使勁攪拌鍋裏的溶液,攪得聲音越響,“柏林藍”的質量也就會越好,卻不曉得這是怎麼回事。

聲音怎麼會和顏料的質量有關係呢?李比希也感到很納悶,於是反複琢磨著其中的奧秘。

鐵鍋?聲音?李比希一聯想,就豁然開朗,工人在攪拌鐵鍋中的液體時,使勁越大,與鐵鍋撞擊的聲音越響,鏟下了一些鐵屑,於是提高了“柏林藍”的質量——原來,製作“柏林藍”需要加進一定量的含鐵化合物。

據說,挪成人捕撈沙丁魚,為了提高沙丁魚的存活率,常常在船艙內放幾條鯰魚。鯰魚不停地鑽來鑽去,在沙丁魚中引起摩擦。而沙丁魚被攪得不得安寧,自然萬分緊張,加速遊動,因而減少了死亡率。

日本的三澤之家公司,從這件事例中受到啟發。於是,專門從企業外部聘用了一些骨幹,充當“鯰魚’’的角色。這些骨幹年齡25至35歲,思維敏捷、行動利落,觀察問題常常用出人意料的視角。他們來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對於攪亂死一潭、打破思維定勢、開拓創新視角,都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發明“花罐頭”的人是日本的一個家庭主婦,叫富田惠子。有一天,她的一位鄰居去歐洲度假,臨走時,把家中的幾盆花托她代養。由於沒有養花經驗,澆水施肥又不得法,可惜這幾盆花竟落的枝枯花零的下場!

“怎樣才能使外行也能養好花呢?”這個想法一直在她腦海中縈繞著。一天,她忽然想到能否把花草和罐頭結合在一起呢?“如有可能,就好了,就像吃罐頭一樣,隻要打開了放有泥土、花籽和肥料的罐頭,每天隻要往裏澆點水,外行也會種出鮮豔的花朵來該有多好啊!”

蒼天不負有心人,在她丈夫的幫助下,終於實現了這個願望。她按嚴格的配方比例,在罐頭裏添裝了複合肥料,泥土和種子,然後再密封、銷售。

由於任何外行人都能靠澆澆水,種好這種花,所以產品銷路很好,成了熱門貨,當年,她就獲利兩千萬日元。她由一個家庭婦女一躍成為令人羨慕的企業家。

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孤立的事物背後卻隱藏著錯綜複雜的關係。因此,我們絕不能隻看到它們毫不相幹的表麵現象,而應該去主動地發掘它們之間的聯係,並且充分地利用這些聯係。這樣做,會幫助我們從別人未曾看到的方麵獲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中國是世界上水稻起源中心之一,水稻栽培曆史悠久,稻穀產量居世界之首,然而在我國既高產又芳香的香稻品種卻屈指可數。

無錫輕工大學教授姚惠源就想:能不能研究一種大米增香劑使無香氣大米增香?

1922年夏天,姚教授應邀到雲南省西雙版納自治州思茅地區進行科技谘詢服務。好客的主人端上清茶,他喝了一口,頓覺一股奇香撲鼻而來,“好熟悉的香氣”,姚教授憑他多年與大米打交道的經驗,發現這股淡黃色茶水中散發出的香氣,居然與泰國香米的香氣一樣。一股茶香味在他的頭腦中啟發出一個新的研究課題,經過進一步研究與試驗,終於從這種植物中提取出大米增香劑。

折疊傘的發明者是誰?很多大概不會相信,居然就是一位中國人,這個中國人,就是20世紀30年代北京師範大學的教授老森若。

他的兒子老誌誠,現在在中國音樂學院當教授。據這位有名的音樂家回憶,老先生在觀察人體能屈能伸的肘關節時,得到了創造的啟發,使他產生了製造可以折疊的傘的創造性設想。之後,他繪製了折疊傘圖紙,還製定加工工藝及模具設計方案,並交付北京市手工廠承製。因此,老先生發明的那種折疊傘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就在北京生產銷售了。

1999年的一天,剛動完手術的英國病人布魯克斯想好好休息一下,卻被其他病人的打鼾聲滋擾。就在這時,閃電出現,病房內突現一片安寧。第二天晚上,同樣現象再度出現時,57歲的布魯克斯突然受到啟發——用閃燈治打鼾。於是,花了半年時間研製出一種聲稱可以治打鼾的小燈箱。這種閃燈箱長130毫米,寬80毫米,高50毫米,每隔一段時間持續閃5秒,每秒發出12下迪斯科式閃爍。第一批閃燈箱售出後,口碑不錯。據研究打鼾的專家沃頓醫生稱:“這類刺激能令患者進入較淺的睡眠狀態,繼而停止打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