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西門子的四大麵試法則
肖明敏: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學院2009屆本科畢業生
我是2008年中旬通過網上報名的方式獲得了前往西門子實習的機會,通過近1年的自身鍛煉,終於在2009年7月正式簽約西門子。回想起我麵試進入公司的經曆時,他說隻能用“如履薄冰”來形容,一要膽大,二要心細。
大家都知道西門子和很多國際大公司一樣,都在自己的網站上開辟了專門招納實習生的園地。每年從全國各大高校招收優秀學生進入公司實習。我和我們班的幾個同學在老師的建議下都報名參加,後來我幸運地入選了。
我進入公司之前,我的指導老師就給我講了,一定要爭取留在西門子。但是進入公司實習的,每年都有幾百人,最終能留下的隻有區區30%不到。在這種情況下,我當然會感到緊張,覺得要在這麼多人當中脫穎而出不會是簡單的事情。
我們住在一起的三個人(我、Apple、Angle)都很拚命的,盡管隻是在實習階段。大家知道西門子公司的“人才素質模式”包括三個方麵:一是知識,二是經驗,三是能力。西門子公司招聘和考察人才均運用這一模式。我們在經驗方麵有自身的缺陷,我們幾個人一有空就往生產基地跑、往設計實驗室跑、往銷售大廳跑、往售後服務大廳跑,就想對西門子產品從生產到銷售多一些了解;我自己還經常去拜訪一位外籍工程師,從他那裏我也學到了很多專業經驗。如今知識更新速度很快,我們進入西門子實習的學生,專業知識已經達到一定的水平,但我們都感到遠遠不夠,我們買了很多電子生產、維修方麵的專業書籍放在床頭,有空就翻翻,一起討論。Apple買了《現代電力電子技術基礎》、《通信原理》等,他說他的專業知識太薄,得“補充補充”;Angle買了《Pro/ENGINEER實戰手機設計》、《圖解通信》等,他說想強化他感興趣的專業技術;我也買了《射頻通信電路》、《GPS原理及應用》等。其實每次下班回來大家都很累,可都堅持要看一會書,有時候還有激烈的討論。
開始的時候我們都很注意專業技能的訓練的,後來我和Apple、Angle討論發現這還不夠,我們還得培養全麵的能力。Apple說西門子是跨國的經濟大鱷,要很好地適應就必須具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遊刃有餘的能力,比如語言能力。一語點醒夢中人啊,此後,我們幾個人在宿舍裏經常采用英語對話,鍛煉這方麵的能力;我們德語很差,我們也經常堅持看一些德語書籍,聽一些德語錄音帶,因為這畢竟是公司的“母語”呀。於是我們床頭又多了幾本“蝌蚪文”。
因為知道競爭很大,淘汰率很高,大家都潛意識地抱著比試一番的心理,都不自覺地暗地裏競爭著。記得有一次上了實驗課回來,我和Angle都說這堂課紮實,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實踐操作的知識。Apple聽著聽著就偷偷溜了出去,很晚才回來,後來才知道他那節課開了小差,晚上又回實驗室裏去搗騰了半天,問了人家主任設計師一大筐問題。
公司宣布人員去留的頭天晚上,Apple和Angle一夜無話。大家心裏明白:公司很注重能力,但也在乎結果。如果在公司規定的時間裏完不成公司下達的任務,公司也會毫不猶豫地放棄你。這是絕對殘酷的。Apple和Angle這幾次任務指標都沒有過關,想來凶多吉少。宣布的結果都在意料之中,隻有我留下了。Apple和Angle都送給我一句話:“好好把握。”我挺不好受的,畢竟和兩位室友都感情很深了,但結果就這麼殘酷。
公司把麵試和對成績、經曆的了解作為考察應屆畢業生的主要方式。我經過了幾輪麵試,第一次的麵試考官是人力資源部主管,他拉家常似地和我談了半個鍾頭的光景,我想他主要是想了解一些重要的軟性指標如團隊合作精神、創造力、學習能力等,記得他的問題很有趣,“你的同伴打道回府了,你難過嗎?”“如果是你離開了,你憎恨和你競爭的這些人嗎?”我都一一作答;接下來是用人主管的麵試,他的問題很專業,也很挑剔,我基本也能應答,對一個“數字基帶防真”的問題我不明白,我坦言相告,並向他請教,主管很耐心地做了解釋;最後的麵試官是區域經理,他大致詢問了我對公司發展的看法和個人發展的方向,麵試就結束了。
總結我應聘西門子的經驗,我認為大學畢業生應聘西門子有以下四條黃金法則:
法則1:關注直接信息
西門子公司的職位一旦出現空缺,會通過網絡渠道,采用e-cruiting這種方便快捷的形式發布,人事負責人和具體招聘崗位部門經理,從信息發布到麵試人員篩選再到最後辦理手續的整個招聘過程中一直協作。
法則2:麵試注意“四眼”
西門子獨特的麵試原則是“多眼製”。麵試時不但有人事主管、線上經理,同時還會有第三個麵試官。他可能是一位有經驗的線上經理,或者是有經驗的人事顧問。因為隻是由一個人做決定,可能會受到個人喜好因素影響,有很大的主觀性,所以西門子采用的是至少四眼製。
人事部衡量的是competence,socialskill。部門看重的是相關業務知識和技能。招聘重要職位時,如果人事和部門負責人各執一詞,難以達到共識時,就會由另外請有經驗的第三方從更客觀的角度來作出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