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昌說道:“兄弟,我完全支持你的思路,做生意就得快速搶占市場,資金你不用擔心,隻要有生意,多大的盤子我也能給你捧起來。”張德強說道:“老弟,我對超市這些生意不熟,不過我覺得老話說得好,做事還是得穩重一些,太快了容易被絆倒。還有一點就是,如果再投資的話,我可就拿不出錢來了,你可別埋怨哥哥我啊。”
王俊才對張德強說道:“我怎麼會埋怨老哥你呢,你說的道理很對,我也知道步子不能太大了,太大了容易扯到蛋。不過現在是形勢逼著人不得不這麼做,如果我們謹慎了,就等於拱手把市場讓給了別人。等到人家把市場都占好了,我們再進入難度就會增大數倍,別忘了人是有慣性的和惰性的。人們一旦習慣了某一家超市,除非這家超市做出非常出格得罪顧客的事情,否則顧客是一輩子也不會換地方的,這就是先入為主的思想。老哥你資金緊張也沒關係,我們不在這方麵合作,可以在其他方麵合作,到下半年我準備在我老家蘇新村開始試點小麥有機化種植,到時還需要你的大力支持啊。”
王俊才說的很清楚了,再投資新的超市可以不用張德強的資金,其實資金問題王世昌這裏完全解決的了,當初拉上張德強除了完善股東架構外,主要是為了未來小麥的有機種植做準備,別等需要大量有機肥料時,他再給亂漲價。既然張德強沒有投資意願,王俊才也不會勉強,自己隨便找個人做二股東就行。
其實做超市如果運作的好,或者收費高一點,很多投資都可以省下來。像通常的進場費,條碼費,服裝費,等五花八門的收費,完全可以支付超市的裝修和設備采購等費用。再加上出租其他場地帶來的收入,基本上不用超市利潤就可以滿足運營需要。另外還有一個重要資金來源,那就是超市發行的購物卡,很多資金暫時用不到支付給供應商,這部分錢總不能放在那裏白白損失投資收益吧。這些錢拿出來投資物業,每年物業升值的部分就非常可觀。還有就是信托那邊的融資,雖然要支付一部分資金使用費,但是這點費用跟物業升值的收益比起來,要少得多。所以綜合起來就是,超市擴張可以搞,而且還要快上,上的越早地價越便宜,收益越大。
既然張德強不準備追加投資,那好多關於新超市的話題就不適合再討論了,王俊才就把話題轉到了其他方麵,三人酒足飯飽,張德強告辭走了。王俊才和王世昌哥倆轉移到會所,繼續討論投資的話題。會所的廚師管家服務員等都放假回家了,好在兩人隻是到這裏喝茶聊天,也用不到別人服務。在自己的地盤,不用擔心隔牆有耳,很多機密的話題也可以敞開來說。
王世昌在明麵上參與興隆超市的活動,都是以投資商的身份,而不是以股東的身份,這是他跟王俊才兩人之間的機密,這一點張德強是不知道的。王俊才的興隆集團在興隆超市持有百分之七十七的股份,其中有百分之五是許諾給董濤的股份,暫時由集團代持。還有給曲店村書記李默平的百分之五的幹股,這部分也由集團代持。另外為了吸引高管們努力工作,王俊才還拿出了百分之五的股份,按貢獻大小分給高管們,這部分也是由集團代持。剩下的百分之六十二的股份,王俊才的意思哥倆一人一半,但王世昌為了鼓勵王俊才,自己隻要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二歸興隆集團所有。興隆集團是超市最大的股東,王俊才百分百持股興隆集團,所以無論明麵還是暗地裏,王俊才都有絕對的掌控力。
對於未來投資的超市,王俊才認為在股東架構上可以做些改變,除了集團占股以外,可以由自己老爸個人占股百分之十,正好就是給高管們代持的股份,這在興隆食品裏曾經這麼操作過。王世昌對這些小事情根本不放在心上,他讓王俊才自己看著辦就行。不過他對於投資,特別是實體投資,有著一些獨特的認識,他要跟王俊才好好探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