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脈相連(1 / 3)

血脈相連

“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

森林裏住著勇敢的鄂倫春。……”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紀檢組長阮顯忠,當年是唱著這支歌和他的知青戰友們到小興安嶺北坡的遜克縣新鄂公社插隊的。聽說這個新鄂公社離黑龍江邊還有180裏,他們曾到區知青辦鬧過,要求到“反帝反修”的第一線。一踏上這片土地後,他們再也沒有後悔過。他驕傲地說,也許這是全國插隊最好的地方。

鄂倫春是北方一個古老的民族,近古之前生活在黑龍江對麵的夾精奇裏河到貝加爾湖一帶,靠漁獵為生。17世紀中葉,沙俄東侵黑龍江流域時,許多鄂倫春人為避難遷徙到黑龍江省的大小興安嶺一帶,靠遊獵為生。日本侵略者進入東北後,他們又受到武裝鎮壓和鴉片的毒害,解放前,我國境內鄂倫春隻剩下兩千多人了。1953年,人民政府為了讓這個瀕臨滅絕的民族休養生息,由鄂倫春人選擇最好的地方設立定居點,新鄂便是其中之一。

這個小村落,四麵青山環繞,房舍和街道整齊有序,每家院子都是花園。一條清沏的沾河自南而來,到了村邊瀟灑地甩了一個大彎,又順著東山向北飄然而去,河的上遊就是高高的小興安嶺和浩瀚神秘的大森林了。鄂倫春人在歌中唱到:“解放了的鄂倫春,再不散居滿山崗。在這最好的地方,建設我們美麗的村莊。”在老阮的回憶文章中對自己第二故鄉的四季有著詩意的描寫:“每到夏天,村前村後的草地裏黃花菜盛開,一片澄黃,還能聞到不知哪裏飄來的各種水果的香味。在那清澈見底的沾河大甩彎裏,人們在水中遊泳、嬉戲,笑語與嘩嘩的流水聲相伴。每到秋天,麥浪滾滾,豆海茫茫,如金毯鋪地,風吹鈴聲響。每到冬天,到處銀裝素裹,天地仿佛融為一體,惟有山頂上的青鬆在高傲地獨唱。每到春天,紫瑩瑩的達子香在冰雪未消時就開放,然後滿地的綠芽破土而出,熬過漫漫冬寒的大地,一派生機。”

更讓阮顯忠難忘的是鄂倫春人的勇敢、剛強、純樸、善良和真誠。上海等大城市的一百多個活潑熱情的青年學生的到來,讓鮮於和外人接觸的鄂倫春人感到新奇和興奮,更表現出他們的熱情和責任。老阮他們於1970年3月24日到的新鄂,那時乍暖還寒,知青的宿舍還沒蓋好,老鄉們搶著把知青接到自己家裏住。他們把炕燒得熱熱的,把水挑得滿滿的,還張羅著給知青們做最好吃的。老阮住進了老鄉德牤和家,坐在暖意融融的炕上吃的第一頓飯是老鄉親手包的餃子。他說,那麅子肉餃子每個約有大拇指大小,一口一個,那個鮮、香、美,實在無法用語言表達,大家驚歎,原來世上還有這麼好吃的餃子!鄂倫春人經常上山打獵,麅子、野豬、熊、犴就成了知青們經常的夥食,不時還能品嚐過去是給皇帝進貢的飛龍鳥、犴鼻子、熊掌等珍品。鄂倫春人很熱情,每當有獵物總把知青叫到自己家裏,每人一把刀,圍坐在一起共嚐鹽水新煮的獵物。據說,麅子新鮮的肝和腎能明目,獵人們就給近視的阮顯忠送來新打麅子的肝和腎,他生吃下去,竟有些甜滋滋的味道。後來,知青們搬到了新宿舍,他們就從來沒缺過燒柴、糧食和肉食。

當然阮顯忠和他的戰友們不是來當享受款待的客人的。他們克服了天寒地凍和夏日炎炎的艱苦,很快成為生產、工作的能手,成了新鄂公社的骨幹。許多人成為了木匠、瓦匠、老師、會計、醫生、技術員、大鋸手、拖拉機手,有的還當上支部和生產隊的領導、民兵營長、學校校長、派出所所長。在知青們的共同努力下,新鄂的生產蒸蒸日上,新鄂的村莊日益興旺。一座座新房不斷建起,大禮堂經常有歌聲飛揚。鄂倫春人的優秀代表,當年和知青一起勞動、生活,現在是省民委紀檢組長的孟淑賢深情回憶說,知青的到來,不僅為新鄂的生產、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更是給新鄂帶來了大城市先進的生活方式和先進的文化,使鄂族人打開了眼界,尤其使年輕人的思想觀念、知識水平和生活方式有了跨越式的發展,為新鄂的持續發展和人才輩出作出了重要貢獻。現在知青雖然大部分已經離開,但老鄉們與知青深厚的情誼、知青的作用和影響仍然持續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