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脈相連(3 / 3)

後來,老阮為了治療失明的雙眼和康複身體回到了上海。大隊為他專門配備一名知青作為護理,不僅報銷解決所有醫藥和護理費用,而且每天記工8分,作為生活補貼。十一個月後,1974年4月,初步康複的他急不可待地回到了日夜思念的黑土地,又來到了鄂族鄉親、知青朋友和這美麗的小村之中。那一年的6月,他在這片土地上實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入了黨,並繼續為鄂鄉的繁榮和發展奮鬥了兩年多的時間。

時光如清清的沾河水奔流而去。已經大學畢業,在上海工作多年並已是市教委領導的阮顯忠,對鄂鄉的思念卻與日俱增。2003年8月,是鄂倫春人下山定居50周年大慶的日子。阮顯忠和二十多個曾在新鄂鄉插隊而今已是滿頭華發的戰友,受邀再次回到這曾經為之奮鬥的第二故鄉。他還帶來了自己的兒子,他要讓孩子知道這片土地對自己的恩情,也要讓他知道他對這片土地無盡的愛戀。多年來,無論在何地,無論是在求學、任教還是在領導崗位工作,他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這片美麗土地的關懷,因為他的血管裏湧動著鄉親們的鮮血,那血始終熾熱如初。

在遜克縣城,知青們受到縣委、縣政府和當年老鄉的熱情接待。阮顯忠登門拜訪了當年為自己獻血的孟秋芳和葉小鬆,感謝她們的救命之恩,可惜鄂族支書孟鎖柱已經作古。他們接著又歸心似箭地奔向新鄂。遜比拉河似乎要考驗這些當年知青的感情,滔滔洪水衝斷了唯一的通道,湍急的河流又一次擋住了他們的去路。縣領導考慮知青們的安全,勸大家折返。但洶湧的河水,又怎能擋得住老阮他們歸鄉的決心。老阮動情地說:當年鄉親們冒險送我過河救命,今天我們無論如何也要涉險過河回到第二故鄉!遜比拉河或許被他們的真情感動了,老阮和戰友們乘著皮伐艇有驚無險地渡過了河。又是走過了60裏山路,村口擠滿了歡迎的人群,幾十台摩托車為他們開道,鄉親們隆重地舉行了鄂倫春的喝“下馬酒”儀式。聽著鄉親們充滿熱情的呼喊,看著眾多熟悉、不熟悉的麵孔,知青們熱淚橫流,不斷停下來和鄉親擁抱、握手、問候……

在鄉裏舉行的慶祝大會上,阮顯忠代表知青講話:“鄉親們,當年的知青回來了!回到這始終令我們魂牽夢繞的地方。在這片土地上,我們播種、除草、割豆、打糧,我們刨大糞、打柈子、蓋新房,我們在這裏流過汗,流過淚,也流過血!在這裏我們有付出,更有收獲,有過憂傷,更有歡樂!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片土地對我們的養育之情,永遠不會忘記鄉親們對我們的關愛之情,更永遠不會忘記這鮮血交融的情誼……”他說不下去了,當年的知青們哭了,鄉親們哭了,台上的領導也哭了……

接著是知青和鄉親們聯歡。阮顯忠和知青以及老鄉們走上台去,唱起了他們當年的最愛。歌聲從會場傳遍村莊,在大山裏久久地回蕩——

“山連天,天連山,興安嶺上鬆海無邊,

清清亮亮沾河水,流過新鄂村莊前。

哪伊耶,哪伊耶,

新鄂村呀,我的家鄉,與我血脈緊緊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