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壯誌(1 / 3)

丈夫壯誌

1969年3月3日,當上海64中的六八屆高中畢業生潘蘅生向父親告別,要去上山下鄉時,這位坐在永康路興順南裏一間弄堂前樓窗下畫宮燈的先生,慢慢抬起頭,轉過了身。

“爹爹,我走了。”兒子說。

“哦,在外要當心。”父親說。

然後,他又回轉身去,埋頭畫他的畫。他始終沒離開身下的凳子。

兒子要行遠,而且是個很遠的地方,黑龍江北大荒一個很偏避的農場。對這位先生來說,這還算遠嗎!幾乎在和兒子一樣年齡時,他已走向了世界,曆時七年,獨步環球八萬裏,途經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人類曆史上用雙腳環繞地球一周的第一人。他就是中國現代的“徐霞客”、偉大的旅行家潘德明。

我們的故事還是要從潘德明先生說起。他1908年生於浙江湖州,父親是位勤勞的裁縫,專給教會的外國人做衣服,從小德明出入他們的私宅,也學會了一口外語,因此對外部世界產生強烈興趣。他從小喜歡遊泳、跑步和探險,練就了一副好身板和勇敢無畏的性格。在南洋高等商校畢業後,他在南京開了一家西餐館,因為精通英語,又善交朋友,生意不錯。1930年春天,潘德明從上海《申報》上看到有8位青年組織了“中國青年亞細亞步行團”,馬上關掉自己的餐廳,前去參加。他趕到上海時,他們已出發,他就追到杭州入隊。他們一起走到廣州時,隻剩下三個,再到越南清化時,隻剩下潘德明一人。他買了一輛英國自行車獨行,過越南,經金邊,橫穿柬埔寨進入泰國。然後又去馬來亞、新加坡。在此地,他受到當地華人的隆重歡迎,因各界名人題詞很多,他請人製作了一本重四公斤的《名人留墨集》,潘德明在扉頁上自述其誌:

“餘此行乃以世界為我之大學校,以天然於人事為我之教科書,以耳聞目見、直接的接觸為我之讀書方法,以風霜雨雪、炎荒烈日、晨星月夜為我之獎勵金。德明堅決地一往無前,表現我中國國民性於世界,使知我中國是向前進的,以謀世界上之榮光,必欲達到目的而無退誌。”

當時南洋的華僑巨商、“萬金油大王”胡文虎在其上題詞:“希望全世界的路都印著你腳車的輪跡。”中國駐新加坡總領事的題詞是:“萬裏壯遊”。這之後,他又到了印度,4月22日,他拜見了大文豪泰戈爾,詩人與這位非凡的中國年青人合影,並對他說:“我相信,你們有一個偉大的將來;我相信當你們的國家站立起來的時候,亞洲也將是一個偉大的將來――我們都將分享這個將來給我們帶來的快樂。”7月,他還在新德裏分別接受了國大黨領袖聖雄甘地和尼赫魯的接見,甘地贈送他自製的土布和簽名的照片。

在以後的行程中,潘德明遭受了更多的艱險,從伊朗到阿拉伯要穿越過千裏大沙漠,他用自己的飲水救了一個迷路者,自己因太幹渴昏倒於大漠之中,所幸在奄奄奄一息時被一支駱駝商隊所救。在敘利亞到巴勒斯坦的路上,又被土匪搶劫,路費和自行車都被搶走。但是在聖城耶路撒冷――這個世界上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三大宗教的各色建築奇跡中,他興奮得流連忘返。他又渡海到了希臘首都雅典,被首相尼各羅斯接見,並給他的壯行很高的評價:“潘先生,我從你的身上,看到了東方古國的覺醒。”但是,就是在這裏他聽說中國因財政困難,不派運動員參加第十屆世界奧運會。在參觀奧林匹亞遺址時,他用中文和英文,在石頭上寫下了:“中國人潘德明步行到此。”接著他又奮然登上奧林匹斯山。他相信,有一天中國人不僅參加奧運會,而且會在自己的國家舉辦奧運會!

接著潘德明又步行到土耳其、保加利亞、瑞士,都受到這些國家的要員的接見,在保加亞利首都索非亞,他染了傳染病,被市長安排住院治病,在休養期間,他還鑽研了攝影的製作技術。1933年7月,他進入法國,受到總統萊伯朗和總理達拉第的接見,總統熱情洋溢地對他說:“潘先生,對於你的壯舉,我想用法國之雄拿破侖的一句話奉送你:中國是一個多病沉睡的大國,但是當他醒來時,全世界都會震動。”更讓潘德明難忘的是7月29日,在中國駐法國公使顧維鈞陪同下,他拜訪了在巴黎養病的張學良將軍,他為潘德明寫了“壯遊”兩個字,後來還資助了他從英國到美國的船票。

潘德明又經過比利時、荷蘭進入了德國,在正處於戰爭狂熱的柏林,意外受到希特勒和戈倍爾的接見,對全世界充滿野心的的希特勒竟和他談了兩天,詳細地了解各國各地風物,這個蹩腳的畫家還為潘德明畫了一幅畫像。還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拜見英國首相麥克唐納時,他深有感觸地對中國旅行家說:“我們英國的句諺語;經曆是智慧之母。世界像一部百科全書,不外出旅行,就像隻讀了那部書的一章一節。”

就是拿著張學良將軍贈給的船票,潘德明從英國利物浦登上了“歐羅巴”郵輪,1934年1月4日,到了美國的紐約港,開始對這個大國為時一年的徒步遊曆。在華盛頓,他又受到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接見,他賠送一塊金牌以資鼓勵,他說:“潘先生,這是美國人民贈送你的,你應該享有這種光榮,榮譽永遠屬於有奮鬥精神的人。”

潘德明又經檀香山、斐濟、新西蘭、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1937年7月6日,終於回到了闊別七年的祖國。本來他想把日本當作他環球旅行的最後一站,但是在得知日本侵略者已經占領中國的東北時,他憤然取消了日本之行以示抗議。在他到達上海的第二天,“七七事件”爆發了,他把一路華僑給他捐助的路費十萬美元,全部捐給全民抗日。當時中國畫壇巨擘徐悲鴻為他題詞:“丈夫壯誌”。李宗仁先生也為他詞題:“有誌者事竟成。”

可惜,抗日的烽火湮沒了潘德明的偉大壯舉,而在以後中國正處於曆史轉折的時期,也無人給這位為祖國爭得巨大榮譽的英雄以應有的尊重。1949年,當潘蘅生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已經成為失業者。後來,為了生計,滿腹經綸的潘先生隻好在弄堂口擺了個燙衣攤,他釘製了一個比寫字桌長些的廂車,安上了四個輪子,再鋪上塊白布,作為燙衣台。而對當時的情景,潘蘅生卻有著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