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1 / 2)

後記

感謝和遺憾

當我寫完最後一個故事,就要關閉電腦時,我的腦子裏湧出兩個詞:“感謝”和“遺憾”。

感謝是因為,在寫這兩本書時得到了許許多多人的幫助。首先是被采訪的那些人,他們毫無顧慮地打開心靈之門,甚至不怕暴露自己的隱私。他們中的許多人把已經寫好的回憶文章,送給我自由引用,顯示了北大荒人像黑土地一樣寬闊的胸懷。當然也要感謝為我發現、推薦、尋找這些采訪對象的朋友。有故事的老知青真像文物一樣隱身在大山的深處和大都市的角落,能找到他們並麵談,絕非一人所能為之。省農墾總局係統、各城市的知青組織和新聞界的朋友是我的後援。

這些故事最早在《生活報》開辟了專欄,每星期一篇,持續了兩年多的時間,沒有總編們的決心和耐心是不行的,因為不是每篇都叫座。先後有吳銘越、黃義偉和王虹擔任編輯,他們都是我的老師,沒有他們的精心打磨,我的文章是無顏見江東父老的。美術編輯劉廣海拿出在北大荒當知青時的所有生活積累,每期都配上精細的插圖,更讓我的文章錦上添花。後來《農墾日報》、《齊齊哈爾日報》、《黑河日報》、《婦女之友》都連載過這些故事,《文彙報》、《光明日報》、《文學報》等等報刊都選載過部分故事,那些不知名的編輯都是“幕後英雄”。

網絡的傳播讓我的故事廣而傳之。《東北網》最早為我開了博客,《新浪網》、《黑龍江新聞網》都有我的一席之地,《黑龍江兵團網》、《上海知青網》、《北大荒知青網》更是我經常的家園。感謝各位網主和數以萬計的網友,對我的關愛,你們的網評是我的動力,收入書中,更顯畫龍點睛之神功。

特別感謝哈爾濱廣播電台的王鐵台長和他的同事,讓我的文章走進了這個城市的千家萬戶,其影響大大超出我的預料。天弘先生的傾情朗誦,曉達先生的精心配樂,更增加了這些平常故事的感染力和藝術性。還有音樂頻道著名主持人菲陽小朋友的精心策劃,竟把正在全國走紅的作家、評論家陸天明、石鍾山、蕭複興、白燁和責任編輯賀平請進廣播,為我的新書捧場。連老朋友蔣巍也趕來祝興,為我寫書評,“借景生情”地表達了他對知青運動獨特的見解,很好玩,不信你看附文。老朋友梁曉聲來哈爾濱參加知青活動,專門請他當年的同學吃飯,我為他陪客,我也送他這本書。作為著作等身的名家,把朋友的書鄭重地搬上自己的書架,已算難得,而他回京後連夜捧讀,並因此失眠,第二天一早,不顧梳洗打扮,就為我寫信,其真誠之意,溢於言表。我以為這是一篇關於知青文學的重要通信,我也附後。我常想我和他們都是一樣的知青,“差距咋就這麼大呢”!當然也要感謝北京廣播電台,也在長篇連播節目中,播出了《我們的故事》,責任編輯是沒過麵的胡銀芳女士。聽說廣電總局胡占凡副局長還打電話給予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