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朝廷上的政治鬥爭(2 / 3)

“他們隻能在土地上打轉,可是產出有限,還要繳納的賦稅,遠遠不能解決溫飽問題,生活在絕望之中。”

“秦皇實行郡縣製,國內兵力被抽調至邊疆,北逐匈奴,南平百越,留守的兵力不多。”

“等到始皇帝去世,二世胡亥上台,底層平民不堪重負,隻能揭竿而起,多點開花,朝廷沒有足夠的機動兵力在平叛,暴秦隨之滅亡。”

“這根本不是管寧所說的農民在秦末無法耕種,暴秦失了土德,而是說,農民的稅賦超出了他能供養的極限,這才導致暴秦的滅亡。”

“漢高祖劉邦依靠底層平民和自耕農取得天下。”

“兩百年後,大漢進入小冰河時代,蝗災、水患、幹旱、瘟疫肆虐,自耕農耕種的土地無法繳納足夠的賦稅,隻好賣身投靠地方豪強。”

“此時,外戚王莽篡權,光武皇帝正是依靠河北豪強迅速平定天下,再造大漢。”

“可是,豪強們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就需要更多的人用來種地,使大漢朝廷的稅賦急劇減少。”

“光武皇帝想要做到國家財政收支平衡,采用了削減官吏、清查土地戶籍的策略,結果遭到全國豪強的反對,這才不了了之。”

“明帝、章帝登基後,又打算收回鹽鐵專賣,再次遭到豪強們的反對,又無疾而終。”

“到了安帝時代,西麵的羌族和北方的胡人侵略邊境,戰端再起,朝廷賦稅被用於平定叛亂,財政失衡,不得不賣官籌措錢財。”

“接下來的事情,我就不用說了。”

“西北三傑平定羌亂,竇大將軍北伐諸胡,朝廷還有多少稅賦供他們霍霍?”

“先帝賣官,籌措稅賦,是不是也有這方麵的原因?”

“那麼,他推出宦官們來跟朝堂上的士人爭鬥,未嚐不是跟他們身後的世家豪強掰腕子。”

葉楓說完,眼睛不斷在蔡邕和何進身上掃視,仿佛生出兩把利劍直刺他們的心口。

何進渾身打顫,那種驚懼的感覺再次出現。

蔡邕更是不堪,手裏多了幾根扯下來的胡子,身子像被寒冬臘月的涼水淋濕,不停打擺子。

葉楓端起瓷杯,飲了一口參茶,繼續說道。

“光武中興,帶來的便是豪強林立。”

“豪強,擁有數千人的塢堡,成千上萬畝的田地,男耕女織,自給自足。”

“他們采用各種方式掠奪自耕農的土地,招募流亡的百姓開墾耕種,卻為朝廷繳納很少的賦稅。”

“有的豪強得到管理山海的權利,他們開采鐵石礦山,煮海為鹽,實力強橫後涉足百工、商業、高利貸,又開始把手伸向朝堂。”

“他們供養優秀弟子讀書念字,獲得地方官員舉薦,進入朝堂做官,梓蔭家族,成為世家,四世三公的袁氏、楊氏皆是如此。”

“在他們眼中,家國天下,家族的興旺排在更前麵。”

“因此,世家想要做大,就必須跟國家爭利,而把國家看作私產的皇帝自然就不允許世家這樣做,於是才有了皇權和相權的爭鬥。”

“自光武一脈,皇帝活的都不久遠,劉氏皇族在全國豪強中就不占據優勢。”

“大漢朝廷主要向自耕農收取賦稅,維持國家正常運轉。”

“可是,自耕農要麼被豪強奪取田地成為流民,要麼主動將田產投效世家,朝廷能收上足夠的賦稅才見鬼呢。”

“因此,朝堂上的政治格局就是世家豪強掌握大量權柄,決定朝廷製定的政策。”

“他們讓自己的家學成為朝廷選拔人才的標準,讓天下士子都成為其下門生,他們反對光武度量天下之田,反對朝堂收回鹽鐵之利。”

“為了達到這些目的,他們不惜使國家動蕩。”

“劉氏皇帝想要收回這些權柄,能依靠的人也隻有貼身侍奉的宦官,通過製造黨錮削減世家在朝堂上的影響力。”

“我懷疑,六年前的黃巾之亂,很可能有士族豪強的影子。”

“皇甫嵩在長社之戰平叛失利,居然以此要挾皇帝解除黨錮。”

“王允更是在朝堂之中攻擊宦官,說他們才是黃巾之亂的幕後黑手。”

“站在皇帝的角度,這怎麼看都像是世家豪強對他的挑釁。”

“誰家的手下還沒有點黑手套?養寇自重的把戲,在明眼人看來都不是事兒。”

“大將軍、蔡師,你們站在他的位置,會不會也這樣想?”

“所以,當經學大家管寧提出了《新五德終始說》,在我看來,也不過是扯起虎皮做大旗。”

“士人掌控武人,武人保護農民、百工和商人,各司其職,江山穩固。”

“這種政治框架的設計非常美妙,就不怕自耕農、百工、商人失去晉升空間,將他們掀翻在地嗎?”

“現在,大漢再次進入了小冰河時代,蝗災、水患、幹旱、瘟疫不斷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