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五十九章 勿忘三途苦(4)(2 / 3)

他將她視作妹妹,並沒有要見麵的打算。

他希望她永遠不知道傅家,不認識傅家的人。

若不是花煙館的一場命案,他不得不出麵帶走她。為了怕人泄露她是沈家女的身份,大小接觸過她的人都打點妥當,送離北京。

在傅家,他不想和她有過多的交集,後來送她去紐約,也是在說“不宜再見”。

可其後種種,卻是因緣際會。

“兩年前我放你走,和辜家小姐沒半分關係,那時我和她已有了私下約定,待她擇一合心意的夫婿,婚約就自然作廢,”他說,“那時我父兄勢力正盛,我手腳皆縛,生死不由已。當時的傅三不能,也不敢留你在身邊,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宛央,你是沈家留下的最後血脈,侗文能死,而你不能。”

他被困後,最慶幸就是沈奚留在了上海,卻沒料到她會孤身北上,涉險尋他。

袁世凱登基,父兄是最得意時,他無時不刻不在擔心大哥痛下殺手後,沈奚會如何?做事慣有殺伐決斷的傅侗文,在她的去留問題上搖擺不定,一時舍不得,怕她一走就是此生難見,再無可能,也怕她於亂世中顛沛流離,保不住身家性命;一時又想狠心割舍,亂世也比傅家安全,倘若他死,她必是死路一條。

割舍二字,說來容易,容易的是揮刀“割”,心頭“舍”才是難關。

傅侗文不再說話。

杳杳長夜,雨不停歇,上海灘最該熱鬧的徐園,竟除了沙沙雨聲,再無其它聲響。香爐的白色飄煙被風吹散,牆壁上那一縷黑影,上升,散開,消失。

兩個活生生的人相對著,像是連呼吸也沒有的畫中人,徒有寂然。

不知過了多久,門外仆從喚,傅侗文離開房間。

沈奚隱約聽他和徐園老板交談,說是太太身子不適,要將園子包到明日夜裏。很快有丫鬟抱來的被褥,把沈奚扶到一旁,將紅木鑲癭子的七屏煙榻鋪成睡榻。矮桌子擱到地上。傅侗文知她無力撐著,把徐園這上等包房作了傅家暖閣。

她是沒力氣坐著了,躺到煙榻上。

雨順著窗邊,潲到屋裏地麵上,已經彙聚成了水窪。兩個丫鬟躊躇片刻,不敢弄出動靜,不敢去擦。因怕邪風吹煙榻,害沈奚生病,其中一個把撐著窗子的銅鉤摘了,關上窗。

雕花窗閂豎起,“哢噠”一聲。

沈奚最後一點清醒的記憶,停駐在這裏。

她蜷曲著躺在棉被裏,煙土的香味揮之不去,是過去在這間包房裏的客人們留下的。眼淚流半個時辰,停半個時辰,壁燈的紅光,正照在她眼皮上。她想喚人來關燈,可說不出話,喉嚨過了炭火,身子也是,前情舊債從地獄的火坑裏被翻出來,燒燙著她。

到後半夜,屋裏的光源沒了,她燒得糊塗,在關燈的一霎那以為是火燒著了,翻了身,險些落到地上。沒到天亮,有醫生來,好像還是她熟悉的人,是西醫院裏的醫生。有人給她喂了退燒的藥片,有人給她剝下長裙,在擦著手腳胳膊,等她渥了汗,再換幹淨的衣裳。

汗一層一層,不間斷。

沈奚極少生病,更是病來如山倒,天亮了退燒,天昏了再燒。

在迷糊裏,昨夜裏傅侗文的話顛來倒去,重複著。

還有許多傅侗文沒說的,她也全猜到了。

他父親死前,父子兩個在醫院裏為了傅家家產的爭執,她還清楚記得,做傅家的逆子也罷,決定做沈家兒子也罷,他傅侗文再絕情,也都無法脫離他前半生身為傅家子孫的身份和兒時長大的記憶。

他怕她對傅老爺尋仇,他怕她殺了他父親,也怕父親會殺了她。

連沈奚自己也無法預料,倘若在傅侗文父親死前知道這一切,會選擇如何做,會殺人報仇?成為傅侗文的殺父仇人?

……

第二夜,她再高燒,半夢半醒裏,見到的都是那個以死換自己生的人。

夢裏頭,二哥帶自己去珠江上找賣艇仔粥的木船,自己一句“妙極”,他便高興地包下一日的艇仔粥,贈過往的漁家;

夢裏頭,珠江江麵上有龍舟劃來,二哥讓她望遠處,是洋人的汽輪船,他告訴自己爹爹要回來了,是從西洋、從歐洲帶著訂單回來的;

夢裏,還有鵝鴨欄碼頭,沈家的工人們在搬運著貨物,她好奇望著,望碼頭角落裏,一個剃頭攤位前,十歲的少年在給人剃頭,二哥是假洋鬼子,早沒了辮子,還要模像樣地做了回剃頭客,隻為滿足她近觀的心願;